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聚焦“批注”,让语言与思维共生长
范文

    曹素娟

    

    

    [摘 要]《牛和鹅》是统编教材第六单元 “童年生活”的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巧妙设计。课堂上,教师应遵循先扶后放的原则,运用范例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批注的特点、了解批注的作用、掌握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在批注阅读中得意得言得法,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批注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03-03

    【教材分析】

    《牛和鹅》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候怕鹅以及被鹅袭击的事情,从中悟出看待事物的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的道理。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是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如何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起到示范批注的作用呢?这是教者要思考的要点。另外,基于四年级的学情,确定“学习批注的方法和角度”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进行多角度、变角度批注,并运用批注拓展阅读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所谓、拳头、捶背”等生字词,抓角色要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课文的批注示范,学习批注的位置、方法以及批注的角度。

    2.批注阅读表现“心情”的文段,并借助批注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感情朗读课文。

    3.品悟金奎叔的话,练习变角度批注,并从中受到启示,写尾批。

    4.迁移批注,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批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出批注

    (一)出示单元导语,齐读

    (二)揭示课题,明要求

    师:让我们走进“童年生活”的第一篇课文《牛和鹅》,一起学习批注这种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以单元导语和学习要求入手,让学生尽快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为高效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批注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

    提醒:“胳膊、欺负”两个词要读轻声,“扳、捶、摔、掐 ”这四个字部首相同。重点指导学习“捶、摔、掐”三个字。

    2.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读准音,读通句。

    (二)整体感知,认识批注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默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围绕这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边读边留下思考的痕迹。

    引導抓角色要点概括:“我”小时候十分怕鹅,在被鹅袭击时幸好金奎叔救了“我”,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我”再也不怕鹅了。

    2.认识批注。

    师: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要学习一项新本领——批注。你们以前用过批注这种方法吗?(圈画过生字词、自然段、重点词句……)什么是批注呢?

    (1)出示毛泽东同志批注的《二十四史》 片断,认识批注。

    批——用圈或线标画出相应的重点;注——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写下来。

    (2)了解批注的作用:批注能让阅读思考更深入,理解更深刻。

    【设计意图 “任何学习都不是零起点”,批注式阅读也如此。这一环节,在初读课文尝试批注中了解真实学情,接着引入阅读批注的例子,让学生从伟人的阅读经历中认识批注,了解批注的作用。】

    三、范例引路,学习批注

    (一) 学习在哪儿批,批什么

    师:一个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边读边批注。请看——(出示文中的批注)

    1.学生读文中的批注,发现批在哪儿,批了什么。

    (出示文中第一次、第二次批注)

    2.汇报。

    预设:

    (1)批了什么?在哪儿批?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疑问批,在左边空白处。

    “对牛和对鹅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想法批,在左边空白处。

    (2)小结:“可见,批注就是把阅读时产生的疑问、想法和感受等写下来,字要写得小而简洁,批在旁边,叫旁批。”

    (二)学习多角度批注

    师:课文除了批疑问、感受外,还可以批什么呢?

    (出示课后习题一)

    1.默读课文,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2.出示全文其他批注,交流。

    预设:

    (1)“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理解感受批。

    (2)“几个具体的动词,就把‘我们对鹅的恐惧写出来了。”——表达、写法批。

    3.梳理、小结“批注”。

    师:从课文中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批注的角度有:疑问、理解、看法、感受和欣赏等。

    (三)引入“交流平台”再学批注

    (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1.学生齐读“交流平台”内容。

    2.教师结合板书和平台内容小结:“批注的位置——旁批;角度——理解、疑问、感受、写法等;方法——标画相应的词句,写上简单的批语。”

    【设计意图 这里充分利用文本的示范批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批注,学习批注的方法、位置以及角度,这让文本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四、品读“心情”,操练批注

    过渡: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批注,但这篇课文主要学习的是——

    (一)出示课后习题二和单元要求,学生边读文边批注

    (二)用句式交流批注和理解

    1.出示句式:

    2.预设:

    (1)见到鹅时“我”的心情:“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才敢直过去。”

    “我画的句子”:“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才敢走过去。”

    “我的理解”:从“远远、绕” 等动词中体会到“我”很害怕鹅,见到鹅就躲。

    “我批的词句是”:“我”害怕鹅,见到就想躲。

    教师相机板书:“害怕。”

    (2)“我”被鹅袭击时的心情:“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要咬死我了!”

    (略)

    相机板书:“惊恐—无助—惊慌失措。”

    (三)结合板书,梳理小结

    师:同学们,这就叫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注,从“我”的动作、语言等多方面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害怕鹅的心情以及“我”被鹅袭击时的恐惧和惊慌失措。

    (四)感情朗读文段,读出对鹅恐惧害怕的心情

    【设计意图 通过批注阅读,并按句式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这样让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更深入。】

    五、品悟内涵,学习尾批

    过渡:正当“我”被鹅袭击得惊慌失措时,金奎叔帮“我”解围了。金奎叔是怎样做的呢?

    (一)走进金奎叔的表现

    1.齐读第8段,批注学习金奎叔的表现。

    2.交流。

    3.小结:“对待同一事物,两个人的做法却大不相同,原因是——‘我怕鹅,所以见了鹅就躲;金奎叔不怕鹅,所以他敢握住鹅的长脖子提起来,摔到半空中)

    (二)品悟金奎叔的话,学尾批

    过渡:金奎叔不仅不怕鹅,敢摔鹅,还对“我”说了一番话,一起来读读!

    出示:“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别再怕它们了。”

    1.读出不怕鹅的感觉。

    2.为什么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呢?请你批在结尾,这叫——(尾批)。

    (1)学生批注,教师巡视。

    (2)交流批注,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①看待事物要平等,不要以为牛老实就欺负,鹅凶一点就害怕。后来,作者也是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所以做法也改变了。

    ②无论别人的看法如何,都要按照真实的情况去做,不要受他人想法的干扰。

    ③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3.小结:“同学们的批注越来越深入,理解也越来越深刻。金奎叔的话让我们明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做法也会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 从多角度批注到变角度批注既是批注方法多样的体现,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学习中,师生共建阅读策略,思考由浅入深,高阶思维无形中得到发展。】

    六、小结提炼,拓展批注

    (一)小结提炼

    师: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我们一边读,一边把有意思的句子、重点词语用横线勾出,圆圈标出,還把自己的想法感受、悟出的道理等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一边,这是批注的方法;我们还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疑问处、感受处、写法处等去批注;然后,把我们丰富的感受写在文前叫——眉批,写在旁边叫——旁批,写在文章的后面叫——尾批。

    (二)拓展运用

    师:同学们,批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赶紧用上所学的批注方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吧!

    【设计意图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运用能促进更好的学习。迁移学法,拓展阅读,将阅读方法转变为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

    [害怕——惊恐——无助——惊慌失措][态度不同

    结果不同][方法:圈、勾、画、写

    ↑

    批注→眉批 ? 旁批 ? 尾批

    ↓

    角度→疑问感受写法……]

    【设计总评】

    本设计力努力实现单元的教学目标。

    一、理解意图,精准解读文本

    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便是每个单元既有人文主题,又有语文要素。要准确理解编排意图,就要将单元导语、课文、课后思考题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联系起来,整体考量。

    (一)紧扣单元要素和课后习题制定目标

    在找到文本内容与语文要素内在的逻辑联系之后,我紧扣单元要求和课后习题确定本课的目标:利用课文的批注示范,学习批注的位置、方法以及批注的角度。批注的角度很多,结合单元要素和课后习题便能理解编者的意图: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批注也是这篇课文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同时,依据课后习题3和“阅读链接”,制定运用方法、拓展阅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迁移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变角度批注。

    (二)基于学情确定学习重难点

    虽然批注阅读在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但这并不意味学生对此是零起点。他们已经学会一些简单的勾画批注了。因此,了解批注的方法、在哪里批注、怎么更规范地批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多角度、变角度进行批注,并借助批注的内容说学习体会,最后迁移学法,运用批注拓展阅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只有正确解读,将文本内容、语文要素、具体学情等进行系统思考,并精准定位教什么,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二、聚焦“批注”,阅读层层深入

    “教什么”确定了,“怎么教”似乎更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范例引路,先扶后放有章法

    在学生求知的路上,教师是引路人。在批注学习中,教师应搭设阶梯,扶一把,让学生的学习之路更顺畅。如,引入伟人批注事例,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批注作用;充分利用文中的示范批注,指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这个扶着学的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接着以 “边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操练批注,并提供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从扶到放,边批边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层层深入,理解更加深刻多元、富有个性。

    (二)得意得法,语言思维共生长

    统编教材的精读课文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精准的语言学习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发现、挖掘,紧扣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聚焦“批注”这个点,深挖一口井,使阅读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理解由浅入深渐渐透彻,使语言与思维同生共长,让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责编 韦 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