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用插图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
范文 | 吕海玲 [摘 要]插图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師可以插图作为教学突破口,引领学生展开阅读,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插图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6-0057-01 统编教材中编排了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文本相得益彰,共同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丰厚的条件。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材中的插图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使其教学价值最大化呢? 一、借助插图资源,有效突破文本 在统编低年段语文教材中,插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所占据的篇幅比较大,这是编者充分考虑到低年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而设定的,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观察插图作为阅读学习的突破口。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教材插图呈现的是一群人围着周总理泼水的欢乐画面。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把画面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图画中的人物为什么都是满脸笑容,是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吗?这个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文本中去探究原因。在学生对傣族泼水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让学生去插图中找出相应的画面以及这些词语在文本中对应的句子,然后读一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与词语提示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这样教学,充分发挥了插图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中,在导入环节展示课文插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课中环节的插图运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图文互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二、借助插图资源,培养观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课文插图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教材中配备了一幅插图,这幅插图与文中的前三小节文字互相呼应。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做什么;然后,再通过阅读实现对号入座,帮助学生了解每种植物传播种子的特点。学生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大都能够认出风、蒲公英、兔子、豌豆等,而对于苍耳这种植物来说,许多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不能够很快发现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观察的镜头聚焦到苍耳子上,让学生仔细观察苍耳子的植株状态以及它身上的刺挂在兔子毛上的样子,明白它表面有刺的特点。 在低年段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插图与文本中的文字有着密切联系,教学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可以降低阅读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三、借助插图资源,发展学生语言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以及表达习惯等影响,学生平时的表达大都是碎片化的。而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说明,还可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课,描写了风娃娃吹跑风筝以及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的画面。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些形象化语言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你们瞧,风筝线被风吹断了,挂在了树枝上。”有的学生说:“快看,快看,风小了,有个风筝就快挨着地面了,突然又被一阵大风吹得老高老高……”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想象表达,赋予了课文更多的精彩。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都是以环绕文字或者嵌入型的样态呈现的,这些都在提示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把图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表达,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插图资源,用插图引领学生阅读,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