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鉴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
范文 | 林元静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教什么内容,如何教,是目前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中国小说欣赏》一书的鉴赏和把握。 【关键词】中国小说;欣赏;阅读;模仿 高中语文选修模块2是《中国小说欣赏》,在未接触教材之前,我一直纳闷,中国小说俨然一片汪洋大海,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蕴涵兼收并蓄于其中,一本书怎么能容纳得下那么多内容呢?看了教材之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薄薄的一本书,却涵盖了古今诸多名家的代表作,且每一部都是经典,单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就已经很多了,何况是要他们精读,那简直就是空谈。经过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这样来上这一门课。既能让学生领略到中国小说艺术之美,又能让学生借鉴模仿,利用得好,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欣赏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中国小说欣赏》选修教材,既然命名为欣赏,那必然是选其主要方面,略其次要方面。小说是文学的艺术精华,但不是每一部小说的每一个方面都是最好的,一部小说能有一两处精妙之处就算是精品了。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抓住小说的精妙之处,并带领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去学习。如果每一部小说都面面俱到地去讲解,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腻烦。所以每一部作品,只要抓住作品的一两个方面即可。如教到《三国演义》的“曹操献刀”选文时,我抓住文中对曹操性格的刻画来分析,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怎样的精雕细刻,人物形象是如何生动形象。因为有具体的片断,所以学生就有了深刻的体会。而在教《水浒传》中的“李逵负荆”选文时,我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到《水浒传》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都是刻画人物,但是不同的作家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就体现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作家的个性化特征。了解到这些,学生就会对作家和作品产生兴趣,并且还会在今后的阅读中加以细心地体会,这应该就达到我们鉴赏的目的了。对于不同的作品我会使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产生新的感觉,不同的单元我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指导。但是每一部作品都只讲一个突出的方面,不给学生灌输太多的知识。如在教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时,我捉住这一单元作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中奇幻的神魔色彩,学生在阅读了选文之后,会构建出更多的想象空间,而这恰恰是很多作品都难以实现的。而在教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这一内容时,我主要立足于现实社会,让学生领略现实人情的冷漠以及作品批判的意识,这些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感觉新奇和有趣。其实每一部小说对人物的刻画都是不错的,但是每一部作品都去讲如何刻画人物,那么学生必然会厌烦;或者说每一部名著每一方面艺术性都是很强的,如果都要细细地去研读,必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学生的知识容量也有限,不可能一一吸纳。所以,欣赏也如学习一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阅读不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旨在通过大量地阅读作品,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汲取对人生有益的教诲。现在学生的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课业繁重,没有时间读书;电子游戏、非文字的漫画等的吸引,也使学生远离阅读活动。选修这门课,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小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意识。让他们爱读书、读好书。而我个人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还要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写作或是很好地与人交流。所以,我主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写作指导,那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很高。所以在欣赏人物刻画时,我让学生就身边的人物进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或是细节描写,要求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这样的要求平时学生总会觉得很难,可是在学这一门课时,因为现学现用,所以学生基本上能很快完成。如在学到《官场现形记》这一部的选文“兄弟阋墙”这一段时,我要求学生仿照三荷包顶嫂子这一细节,描写一个片断。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之后很快就完成了人物的细节描写。在学到《家》这部小说的“祖孙之间”选段时,我又让学生仿照选文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来表达人物喜怒哀乐感情中的一种,学生也很快就完成了写作任务。通过不断地反复阅读和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让人可喜的。我们的学习,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要立足于本体,但更要“学有所获”。 (三)模仿不是“依样画葫芦”。 学生的创作要从模仿开始,但是又不仅限于“依样画葫芦”。我们要模仿,更需要创新。模仿只是让学生找个路子,路子找好了,路怎么走要靠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创造,才能产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模仿了一些创作之后,我让学生有了新的意识:模仿是不错的,但是只会模仿是不对的。所以我在让学生模仿的同时,还会给学生一些新的思路,让学生谈阅读感想。感想是最能体现个性化的东西,学生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创新。所以在教《玉堂春》一文时,我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和“我最讨厌的人物”让学生写一个短评,让学生对人物加以评论,同时也要谈到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学《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时,我让学生结合我们学过的《红楼梦》,写一写林黛玉在各自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要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形象各异了。 所以,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努力使凝固的教材灵动起来,使僵硬的学生活动起来。鉴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教是为了今后的不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