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电视宣传要把握的“度” |
范文 | 陈光 【摘 要】电视宣传以其特殊的效果一直被观众情所独钟,观众从传媒中获取信息占比最多的首推电视,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在改革的大潮中,电视宣传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革,板块新闻、电视杂志、现场直播等新的形式不断推出,这无疑对丰富屏幕,提高宣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电视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之外,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行为导向应是第一任务。笔者认为,在这方面还应把握好五个度。 【关键词】温度 不过度 尺度 深度 适度 一、热点报道要把握好“温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热点异乎寻常地多了起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油盐酱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人们对热点问题津津乐道、百谈不疲。各新闻媒介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热点这一敏感区。有的就把捕捉社会热点作为办栏目的宗旨,这对于为大众解疑释惑无疑是积极的。 多数热点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大都是社会上的敏感问题,极易成为失控的“热源”而引发更大的“热潮”,甚至成为不稳定因素。对于这方面的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与主旋律相悖,更不能只迎合部分人的心理去推波助澜,人为地为热点“升温”。报道的基调要积极,有利于澄清事实,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平息和引导人的情绪,要往热点上泼冷水,不能往热点上加温,要站在全面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阐发观点,通过宣传促使热点“降温”,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做贡献。 二、宣传成绩不过度 电视宣传应以正面宣传为主,这是党的事业的要求。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大量地、及时地、深入地宣传正面典型,给观众以激励、以鼓舞,这类宣传的主基调要积极、向上,要促人奋进。但在宣传报道中,切忌把话说得过满,说得过大,说得过高。说满了就会失去真实感,说大了就会产生怀疑感,说高了人们就会没有信任感。这样,不仅达不到宣传的效果,而且还会使观众反感。目前,在电视宣传中确实存在着把话说得淋漓尽致,没有一点余地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也是电视中的浮夸风,当杜绝之。 在报道正面典型与事件中,要反映其本来面目,不过多地去人为地拔高,更不能过多地大发感慨,妄加评论。要留有充分的余地让观众自己去领悟、去思考,从中受到启示,获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披露问题要把握好尺度 近些年来,电视宣传不仅强调宣传主旋律,同时也开始注重对社会上人们瞩目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披露和曝光,这大大地提高了电视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中央电视台较有影响的质量万里行活动,其规模之大、揭露之深刻、影响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但这方面的报道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要在深入调查,反复核对,确认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寸得当地进行报道,万不可感情用事,管中窥豹,见一斑就抓住不放,甚至是带着某种倾向去报道,任意加观点、加评述。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批评现象、披露问题,要抱着积极的、与人为善的态度,要通过事实去教育人、警示人,点到为止,使之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在披露问题时要注重说根源、说本质、说危害,使人们得到教益,受到警悟,决不可详尽地介绍事件发生的细节,更不可细谈手段和方法。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误导、教唆的作用。 四、现场报道要有深度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阜新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广场》,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新闻广场》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开播以来,创下了阜新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新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的新高。 电视宣传突出现场报道可以说是电视宣传形式上的一大飞跃。这一崭新的形式,给人更多的真情实感。它不同于事件的简单叙述和介绍,而是通过现场报道,从不同角度或给人以启示,或给人以劝导,或给人以警悟,或给人以深思,达到其他报道形式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我们细细品味,对越来越多的现场报道,不免有些粗制滥造,做表面文章之感,主要表现在主持人语言贫乏,缺乏深度,缺乏对事件的深层次了解,选择角度不准,更有甚者,词不达意,使人们看后印象不深,不知所以然,充其量不过是平平的事件叙述。这类的现场报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使观众产生厌烦心理,长此下去,就会失去现场报道“应有风采”。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要把现场报道的重点放在深度上,做到深入采访,反复推敲,选准角度,力求深刻。决不应只强调现场感而忽略了电视宣传的规律和宗旨。要在深度上动脑筋、下功夫,切不可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 五、群众参与要适度 观众参与节目的兴起,大大地缩短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给人以参与、新鲜之感,也使观众更加关心电视。观众参与的节目大都是娱乐、服务性栏目。把观众请进荧屏,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形式活泼,气氛热烈,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但这类节目应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和数量上,要适度宜请则请,不可勉强,切不可一窝蜂地都把观众请进来,而且在节目编排、制作上要精,事先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要有备而上,有备而请,避免语无伦次、所问非所答尴尬局面的出现。形式呆板,主持人语不“惊人”,使人看后如同嚼蜡的节目最好不要上屏幕。 综上所述,均为一己之见,不足为借,提出来只是与大家探讨。办好电视是广大电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广大观众的强烈愿望。我想我们只有意识到不足方能前进得更快。电视宣传中要把握的度更多,只要在实践中注意观察,加以注意,认真克服,电视宣传一定会搞得更好。 (作者单位:阜新广播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