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度 深度 宽度 |
范文 | 徐相斌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艺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少版本的语文书都有《老王》这篇文章,统编版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原人教版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苏教版竟然安排在高二年级,不同年级教《老王》,该教到什么程度?文本解读的“度”在哪里呢?从备课开始,到教学结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教学需要从文本(作者)、单元(关注编者目所编的意图)的角度去思考,更要从学生(学情)出发。我所教的《老王》,是统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读写要求是学习注重熟读精思: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一、不幸者的高贵:人物解读的精度 教学时,我由标题自然请学生分析老王的形象,学生一般都能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蹬三轮的,一只眼瞎,另一只也有病,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生活凄凉艰难。但他老实厚道,有良心,做小本生意从不多收钱,送冰半价。尤其感人的是,他临终前还惦记着杨绛家,送去仅有的香油和鸡蛋。老王“苦”与“善”的形象,在学生读析文章具体的语句中渐渐清晰起来。特别是8-16段,写老王去世前一天去作者家送香油鸡蛋的部分。“直僵僵”“镶嵌”“面如死灰”“僵尸”“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直着脚”等词句的分析让老王的形象生动地走到了学生的面前。 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上述这些,初一的学生基本都能读懂。但解读本文,仅仅是把老王定位为一个不幸但善良的人,是不够的。 于是,我在肯定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这样引导:老王是不幸的,但有没有幸运的一面呢?学生再次读文思考:老王也有幸运,他遇到了杨绛一家,从那里老王找到了久违的温暖与亲情。老王送香油鸡蛋是在临终前一天,肯定不是为了卖钱,也不仅仅是去报恩,这里的不要钱和前文送钱钟书看病不要钱一样,是真正把杨绛一家当作亲人看待的。再联系文革的背景,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我们看到了老王人性中的“高贵”。这样,老王的解读才算比较到位。二、幸运者的愧怍:主旨理解的深度 作者杨绛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家从不歧视与之身份悬殊的老王,还很照顾老王的生意,从不占老王的便宜,作为作家、教授级的人物,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不理解的是:作者杨绛对老王那么好,为什么还“愧怍”?这也是本文理解的难点。 我这样引导:杨绛是不是一开始感到“愧怍”的?不是。那她原来对老王是什么态度?是同情,同情老王的穷、失群、眼瞎。那什么是“同情”?同情是指对他人的苦难、不幸会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常常针对弱者。这姿态是一种俯视。后来,在文革期间,杨绛家的地位大大下降,处境也不见得就比老王好,经济上是好点,但政治上应该还不如:杨绛夫妇是“反动学术权威”,老王是彻底的“无产阶级”。别人唯恐避之不及,而这时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还不肯收钱,原因是怕文革时的杨绛没钱,这似乎变成了老王对杨绛的“同情”。那此时杨绛对老王是什么感情呢?应该是感激!最后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杨绛惊愕于老王的状况,被动地接受,拿钱,看着他离开。此时的杨绛是“害怕得糊涂了”,但更多的还是与以往一样的同情。十多天后,在得知老王死讯时,杨绛是非常震惊和“不安”的,但她没有“多问”,也没有去看看老王的坟,就像之前一直没有去看老王的家一样。至于“愧怍”,是几年之后,杨绛才渐渐明白的,她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就是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愧怍与同情相比,不再是对弱者俯视,而是对高贵的仰视。 随着我不断的引导,学生的理解也在加深,但我能感觉到,初一的学生有不少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实就是老师,对这种知识分子的深刻的自我解剖又理解多少呢?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不能理解,就在教学时浅尝辄止,我们教学生语文,也是在引导学生做人。三、小人物的作用:課堂拓展的宽度 分析老王的形象时,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但在分析老李时,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老李太冷漠了;还有的学生认为,老李是老王的朋友,是老王最亲近的人。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老师灵机一动,组织学生辩论,于是课堂热闹起来。老李冷漠,理由是他对老王的死就简单的三个字“早埋了”;老李不冷漠,因为老李知道老王去过杨绛家的日期,还知道老王身上白布有几尺,简单的三个字“早埋了”是对杨绛太不关心老王的愤怒,人都死了十多天了,还不知道?…… 其实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文章的“小人物”也是不能忽视的,课堂上的生成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但“小人物”的分析,不能影响主要人物的分析时间,更不能因此忘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老李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与老王同在一个院子,他是老王病重时老王与杨绛联系的“传话”人,是老王去世结局的告知者,但老李冷漠与否是次要问题,对理解老王和杨绛的影响是很“小”的,对文本主旨理解更没有“质”的影响。这个时候,老师需要用自己的引导,把可能偏离的课堂航向拨正。 读书贵在深入,教学贵在浅出。我们普通语文老师,只是文本解读的“小人物”,为了不对学生们“愧怍”,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以切实找准文本解读的“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教出语文的“高贵”。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市角斜镇初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