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戒掉陋习,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范文

    金鑫

    〔摘要〕教師运用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一名学生改正陋习,养成了优秀的行为习惯。通过代币法、榜样与示范法等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渐戒掉上课接话的坏习惯,重新建立新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代币法;强化;行为训练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0-0051-03

    张某是我校高一新生,在班里表现活跃,几周课下来,我发现他有个坏习惯——上课接话。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到,张某基本上所有的课程课堂都有这样的表现。作为一个刚进校的高一新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他高中学习获得成功的基础,因此,我着手帮助他改正这一习惯。

    一、场景描述

    场景一:“打开记忆之门”的心理课上

    “从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可以看出,我们的遗忘有哪些特征?”

    某学生举手回答:“20分钟后开始遗忘,9个小时候仅剩下35%左右,之后遗忘速度变慢。”

    张某接话:“那这一天等于白学呀!”

    周围的学生哈哈大笑。

    我接着说道:“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客观规律,所以老师们才会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只有不停地复习才是王道!”

    张某又小声嘀咕:“哪有时间天天复习?”

    我瞪了他一眼,他老实了几分钟。

    “大家可以看出记忆的另一个规律:有意义的事情不容易忘记。所以我们应该把知识点学活,串成有意义的事情。”

    张某又接话:“还挺麻烦。”

    以上只是心理课堂的某个小片段,如果教师批评呵斥他,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效果,但是很快就会反复。

    场景二:自习课上

    我为了让张某以及其他个别有类似现象的学生切身体会到上课随便接话、说小话的弊端,找班主任要了节自习课,做了一个实验。这节自习课前二十分钟大家可以随便说话,我不记录,也不批评。学生们很奇怪,开始还不敢说,等我走了一会儿后,几个活跃分子开始带头说起来,逐渐全班都聊开了。二十分钟后,我进入教室,告诉学生现在开始谁都不许随便说话,咱们严格按规范要求。我留在教室监督,自习课后半段非常安静。

    学生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一会儿让说一会儿不让说。课后我留了个作业,让全班做一个统计:安静的二十分钟内你做了多少作业?随便说话那二十分钟内你做了多少作业?

    通过这一对比,学生们明白了,而且有了切身体会。在这个基础上,我和班主任趁机对全班进行有效的疏导,引导他们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

    场景三:四周后的“幸福”心理课上

    我说:“大家来分享一件生活当中让你觉得十分幸福的事情。”

    张某立马张开嘴巴,但是很快又闭紧,举起了手。

    看到张某在这短短几秒钟的行为变化,我深感欣慰,点名喊他起来,他讲述了一件家庭生活小事,从中感受到母亲对他无私的爱与奉献,他感到幸福。分享完,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心理学理论依据

    (一)代币法

    代币法是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派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开始之时,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1]。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代币法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

    代币法就是用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里,控制变量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即第三变量。在斯金纳的操作箱里,只要老鼠“压杠杆”(第三变量),就能取得“食物”,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将这第三变量与我们的目标行为联系在一起[2]。

    第二,阳性强化。

    阳性强化是使一个人积极寻求某个目标行为的原因。每次完成所指定的行为或没有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第三,行为自控。

    人可以调控自己的行为,不一定被外界左右。一个人的认知会导致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消退训练。

    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得到强化或不被引起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这种强化是指没有过多地受到关注和批评[3]。

    代币法是结合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主要目标是目标行为的出现或某种不良行为的减少或消退,为提高一个人的持之以恒的能力,这种奖励对行为的改变以及自身的意志力进行强化,从而最终实现目标行为。

    (二)观察学习与榜样示范相结合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在观察模仿学习理论的实验中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不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他将这种学习称之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他将学习分为两种形式: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

    直接经验的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的经验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应对外在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

    榜样示范法就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榜样示范是学校教育中非常实用、便捷的教育方法。

    三、分析与反思

    针对张某的坏习惯,在那次自习课之后,我和班主任一起找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还没开始,他就自己坦白地说:“我知道你们找我谈话的原因,我上课喜欢讲小话,接下茬,有时还做做小动作,有时候我自己会克制,但是大部分时间我都忍不住。”说完,就低下了头。

    我和他进一步谈了他的行为习惯,向他介绍和推荐了一些方法。张某性格开朗,也有改进的意愿,最后我们三个人商定使用代币法。如果他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没有接话、乱做小动作的话,他将得到五个币。如果任课老师反映他有扰乱课堂的行为,本节课不加币,并且扣除相应的币数(一次违纪扣一个)。当达到100个币的时候,让他当一天的代班纪律委员。这样可以通过积攒币来增强他的自控力,并且树立了一个目标,目标一旦达成,就有一个质的突变,让他当代班纪律委员,是对他努力控制自身行为的阳性强化。

    班主任也通知其他任课老师对他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并且安排了一位品学兼优、学习习惯良好的同学做他的同桌,让他切身感受优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这种好习惯带来的一系列好的结果。通过榜样示范,促进他成长。

    实施的两周内,张某尽量严格要求自己,但也出現了一些反弹。对任何人来说,改掉一个陋习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这自然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和班主任经常找他进行简短的谈话,让他明白成长和进步必然要付出努力,偶尔的动摇和退缩是人之常情,但是,只要你想改掉坏毛病,就必须坚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张某现在已经基本上能够做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接话了。

    四、成长建言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想要获得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必须反复强化。强化训练要与积极疏导相结合,特别是对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学生,单纯采取强化训练时间长了,他们就烦了,因此,要抓住他们行为中的积极因素,耐心疏导,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训练时要严格,更要有耐心。

    此外,家庭、班级和学校应该合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因为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由模仿而来,中国也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都显示出环境和榜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赖小静.运用代币法矫正课堂干扰行为的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淮南,232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杜文姬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