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米丰收了 |
范文 | 吕创新 孙树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唐诗《悯农》中的诗句,这首古诗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但城市中生活的小朋友们却鲜有机会体验播种和收获的过程。在我园的生态教育园里,幼儿可以走近农作物,体验劳动,感知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体会劳动的乐趣。 大米的家在哪里? 秋天的种植园里,红、黄、绿三色交织在一起,一派丰收的景象。乐天指着稻田兴奋地喊道:“小麦熟了。”涵悦说:“那不是小麦,我们在中班看到的小麦是有长刺的。”雪菲也应声道:“老师曾说过针尖和小麦(针尖对麦芒),这个刺太短了不是小麦。” 这时,文萱大声叫道:“老师,老师,我发现了小麦!”原来,暖棚门口有一些已经干枯的小麦被捆在一起做了标本。通过对比,大家一致认定眼前地里的不是小麦。它到底是什么?思考片刻后,梓瑄举手说:“是大米!”大家围了过去,只见她手里捏着一粒米,说:“我把外壳剥去了,就是大米。”大家纷纷学着梓瑄剥了起来。 “我们眼前这片金黄色的植物就是大米吗?”我问。“我姥姥家有,妈妈说好像叫水稻。”涵悦讷讷地说。“水稻?”孩子们听后很诧异。“我知道了,去了皮的叫大米。没去皮的叫水稻。”雪菲说。调皮的鑫鑫接着说:“生的叫大米,熟的叫大米饭、大米粥。”大家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那抱在一起像小辫子的叫什么?”“水稻没长大的时候叫什么?”……孩子们好奇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通过和老师一起查阅资料,孩子们了解到“稻谷、稻穗、稻壳、禾苗、稻田”等各种与大米相关的新概念。 如何取出大米? (一)全家一起“去稻壳” 幼儿园的稻谷收割了,孩子们将稻谷和任务一起带回了家——他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一起探究如何给稻谷去壳。 当天晚上,班级群里异常热闹:明潇用吹风机的热风吹稻谷;关鑫先用牙嗑,后来又改成了剪刀剪;炎轩用锅煮,煮完后用手剥;浚淇用擀面杖隔着一层纸擀;大旭用棋子砸……孩子们和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尝试把大米从壳中取出来。 第二天,老师将孩子们剥出来的大米收集到一起,一共是372粒,按照最初的约定,我们一起去小厨房将其蒸熟。蒸熟后,米饭才刚刚盖满锅底,想想昨晚和家人一起艰辛去壳的过程,孩子们对这些米饭倍感珍惜,他们舍不得吃,凑到碗前闻了又闻,米饭真香呀! 班级分享会上,孩子们手舞足蹈地介绍着自己为稻谷脱壳的方法。我问:“你们还知道别的去皮方法吗?”睿鑫说:“我吃核桃用石头砸。”萍萍说:“我爸爸吃核桃放在布袋里摔。”尧尧说:“妈妈用捣药罐去蒜皮。”梓涵说:“姥姥剥蚕豆先用热水泡。”柏杨说:“栗子炒熟了,壳就开口好剥了。”这么多去皮的方法,哪些方法可以用在去稻壳上呢?孩子们总结出11种方法:剪、砸、擀、摔、炒、摇、煮、泡、捣、烧、碾。 (二)尝试给稻谷脱壳 讨论出给稻谷脱壳的方法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相应的工具,孩子们开始动手尝试。梓涵、梓洵、语熙选择了摇的方法,将稻谷放在罐子里,快速晃动,欢笑声伴随着哒哒的撞击声。炎轩和涵悦选的工具是石磨,但炎轩磨出了很多大米,涵悦却只磨出了很少的大米,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对比,孩子们分析出原因:涵悦推磨用力太大,把米都磨碎了。 大睿用炒的方法来帮助稻谷脱壳:“老师,快来看!它裂开了一个口,颜色也变了,我闻到了一股香味,我能尝一下吗?”大睿一边炒一边问。尝试过味道之后,他说:“是爆米花的味道啊,真好吃!”“你说得对,大米也能爆米花吃的。”瑶瑶说。 文萱、睿涵、大旭选择的是用擀面杖擀,文萱用擀的方法去壳成功后,又主动帮助另外两个小朋友。雪菲、易蒙、柏杨用水泡稻谷去壳,泡了一天后他们尝试用手剥。雪菲:“太难剥了。”易蒙:“我下回不选这个方法了。”紫辰和馨逸选的是用石头砸,半个小时后完成了,馨逸说:“手好酸,石头有点重。” 梓睿和梓瑄选的是用布袋摔,他们抡起胳膊摔了一会儿后,打开看了看,发现没有几粒大米,梓睿说:“老师,我想用石头!”取回来石头后,他把布袋往石头上摔了几次,再打开观察:“这个好一些,这个有去壳的了。” 嘉琪选择的是用水煮,煮完用手一剥,大米都碎了,她着急地说:“老师,它怎么成白末了?”“因为它熟了吧!”雪菲回答说。“下次我不煮了。”嘉琪有点不开心。豆豆和铭轩用火烧。铭轩说:“镊子有点热,烫手,怎么办?”豆豆:“拿个水杯过来,放点水,把镊子放进去。”铭轩:“这个办法好,但是水杯是喝水用的。”豆豆:“家庭区有塑料碗,我去拿,把镊子放水里一下就凉了。”最后,他们俩也烤出了爆米花。明潇和薪宇用捣药罐捣,两人你来我往比着捣,最后薪宇觉得太累了,换了用鞋子砸,他覺得砸比捣更快一些。 孩子们分组尝试后,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选出了几种去壳快速又有效的方法,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孩子们想让整个幼儿园稻田的稻谷都脱去外衣,于是我们把活动搬到了户外。孩子们从家里带来更多工具,分工合作,反复尝试,通过布袋摔、擀面杖擀和磨等方式,成功获得了很多大米。 在给稻谷去壳的活动中,粗糙的稻谷、扎手的稻穗、沉重的石磨等重重困难考验着孩子们,连续几天去壳,孩子们有的手上起了小血泡,有的划破了小手,但他们仍不放弃。他们三三两两,合作挑战,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动手、动脑探究去稻壳的方法,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去稻壳取大米的劳动,他们不仅学会了具体的劳动技能,如筛、簸、碾,更培育了意志品质,树立了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粮食等价值观。 如何确定大米粒的数量? 为了统计每次获得了多少粒大米,以及一共收获了多少大米,孩子们遇到了数量大、数不清等问题,这可怎么办呀?通过讨论,大家决定每100粒大米包一包,方便后续的统计和使用。最初,大家都一粒一粒地数,为了确保数量准确,数完100粒后换另外一个人验证数量,可每次数,大家的数量都不一致,好长时间也没数出一包。 面对这种情况,梓涵、睿涵紧锁眉头,陷入沉思。“咱们以前是怎么计数的呢?”我提示道。想了一会儿,梓涵嘟囔道:“我们在运动会‘愚公移山数玉米时,一桶放了10根。”雪菲接着说:“我和馨逸、梓涵用的筐,一筐有20根(玉米)。我知道怎么数了。”雪菲将10粒米排成一排,依次排成10排。梓涵验证时,很快找到了哪一排多了一粒。涵悦模仿雪菲,5粒放一堆,放20堆;柏杨20粒放一堆,放5堆.....孩子们不断地“发明”着属于自己的计数方法,后来他们还想到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画成圈,每种颜色画5个圆圈,每个圈放20粒大米,这样每个颜色的圈代表100粒。画圈计数的方法深受孩子们喜爱,大家一起数100粒,既快又准确,谁都能参与其中。 大米的种子是谁? 在去割稻壳的过程中,大睿有了新发现——黑色(暗红色)的米,大家纷纷猜测起来。睿鑫说:“黑色的米是被虫子咬坏了的。”宸溪说:“那是晒糊了的米。”炎轩说:“那是长得特别熟变成种子的米。”小朋友们对炎轩的说法很感兴趣。大米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大家都很想知道。 于是,他们分别将稻谷、稻穗、大米、“黑米”、大米饭种在土里,想看看哪個能长出新的禾苗来。孩子们小心地用小水壶给这些“种子”喷水。两天后,大米饭长毛了,大家一致确认它不是种子。两周过去了,稻谷、稻穗、大米、“黑米”都没有丝毫变化,乐天焦急地说:“它们一定是被渴死了,因为幼儿园的稻田总是湿的,而我们的土有时会干。” 大家决定重新种,种在有水的酸奶杯里,并保证里面的土长期被水没过。一天中午,乐天兴奋地喊:“大米出芽了!”大家纷纷围过来看,透过清清的水面,清晰可见一粒大米长出了白白的小芽,大家特别激动。大米出芽后,孩子们天天心心念念,早晨进班要去看看,喝个水也要去瞅瞅。稻谷和稻穗也陆续长出了细细的、嫩嫩的芽。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禾苗越长越高,越长越壮。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暗红色的米没有发芽,孩子们都觉得它应该是坏掉的。 孩子们对大米和禾苗的探索兴趣不减,我们对孩子们的支持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张雪门先生说:“人类的经验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种:认识、知识、技能。按范围来讲,自然经验无目的,是在生长中堆积的经验;人为的经验是有目的,按照一定步骤所获得的是有机的经验。”通过稻谷去壳的真实活动,孩子们经历了自然经验到人为经验的转变:他们发现植物、探寻植物并收获果实;探索了十余种去壳的方法;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找到了多种计算米粒的方法;通过试验找到了能培育出禾苗的“种子”……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观察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科学认知等能力,更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会到了劳动的智慧和快乐。 本文系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征文获奖文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