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应用与审美差异 |
范文 | 贾婷婷 摘 要 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可谓博大精深,由于语言类型及自身属性的差别,凸显出一定的审美差异,针对不同的应用行业,存在着构造及审美上的差别。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存有很大不同,前者以突出事实为主体,采用严谨的语言方式,强调语言的精准性;后者则以艺术性语言表达出作者情感,呈现出生动形象语言风格。 关键词 审美;差异;文学语言;新闻语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3-0028-02 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无论是文学,还是新闻,都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一种文化和精神,然而在表现形式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在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中提到,精准性与生动性是语言应用的重要原则,鲜明、科学、形象化的语言应用非常关键,由此可见,大多数文章都需要遵循此项要求。为了让不同类型语言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对比和探析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深入探究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应用和审美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共性审美差异下的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对比 信息的传递需要语言的作用,此种载体的科学运用,会影响到信息是否属实、准确。精准性可谓任何语言表达都需要的必备元素。关于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而言,二者所涉及到的精准性内涵又存在差异。对于新闻语言来说,从客观事实出发,赋予精准性相应的涵义,进行正常的新闻论述中,精炼的语言把握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切忌予以联想、画蛇添足,对精准措辞的要求极高。文学语言方面,关于精准性内涵的表现,集中在对艺术价值的传播与展示上。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均以优美、合适的语言,将思想情感寄托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之上,很多隐喻的环节,让读者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不会受到现实社会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与此同时,不同的题材属性,也给语言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新闻凭借着逻辑严谨、客观真实的语言风格,在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呈现上,体现出重要的作用,表现效果非常不俗。在语言的选用方面,显示出非常精准的特点,尤其针对词语的歧义、多义的情况,一般是坚决不会采用的。反观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则与之相反。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语言的选用都是其关键的部分,对于那些模糊不清的形容词类词语,是不可以进行使用的[1]。比如:外国的很多新闻学专家便规定,新闻写作应注意相应的规则要求,尽量不使用形容词,对于语言的选用应做到细致地筛选,不可以拿来即用。由此可见,新闻语言的运用上是对形容词加以排斥的。那么,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方面,形容词本身拥有很大的主观性,旨在增强情感程度,所以选用要十分慎重;另一方面,信息网络时代,大量的信息广告涌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形容词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常会被误解,显示出一定的低廉性,所以新闻语言中通常不会加以使用,反观文学语言的应用,则出现一定的不同。 鲜明性,同样也属于任何语言形式的都应具备的原则和规定。报纸上的新闻语言应采用鲜明、精简、形象化的语言风格,以追求实际事实为宗旨,树立鲜明的语言特色。 在众多新闻作品当中,以新闻评论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新闻一直被当作代表党与人民心声传递的媒体传播工具,新闻语言越鲜明、具有指向性,便越能达到对科学的政治思想观念的传播和宣传的目的,这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职能所在。 对于新闻宣传工作来说,假、大、空是大忌,不可流于说教的形式,应将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时下的新闻典型案例上,运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帮助广大民众完成思想精神文明的教育,让新闻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针对文学语言而言,并不需要指向性明确、风格鲜明的语言风格。当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更加含蓄的时候,相应的作用效果越强烈。文学语言更加倾向于运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社会面貌。人物思想内心加以描述和表达。形象与意境的勾勒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是非常重要的[2]。 2 基于对立性审美差异下的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对比 一般来说,语言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当中,使得不同风格的语言应用存在着一定的相同点,同样,语言风格上的对立差异化,也是发展的必然需求,其中以文体上的差别最为明显。 對于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来说,二者的对立性差异拥有一定的产生原因,大多源于其宗旨性和功能上的差异导致。从新闻语言的角度来看,以真实性为主,强调客观、实用,为了向公众展示一定的思想精神,精准性是新闻语言最鲜明的特征,同时利用图像、声音的变化予以辅助,获得应有的效果。 实际上,新闻语言是拥有独特的审美语言方式及内容的,向读者们传递更为鲜明的审美价值观,依靠广泛的宣传推广,完成实用性的发挥。反观文学作品的语言,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美感是其主要的追求目的,强调通过具有形象、感染化的文学语言风格,打动读者,并不存在着相应的功利性。 在循序语言既定的规律原则之下,运用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显示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很多文学作品以教育读者、传播正能量为目的,采用优美的语言,勾勒出良好的形象,将自身的情感隐喻在文学世界当中。例如:对刘胡兰革命者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当中,二者的差异便显而易见。 鉴于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宗旨与作用上的巨大区别,使得二者呈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新闻语言主要为特殊指定,而文学语言则指向更为广泛。在新闻语言当中,显示出实际的生活情况,语言表达上不但正规、科学,而且简单、直率,而文学语言的风格则更加含蓄,存在着很多的暗喻,可以看作是对新闻语言的深加工,富有艺术美感。前者的表达通常是基于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而产生,无论是新闻事件,还是新闻人物,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文学语言则注重对作者关于生活、事物等各方面意见、思想情感的寄托和表现,主观情感占据主体地位。在很多文学作品的语言描述中,会出现某一类事件或者人物,采用艺术化的语言加以表述,塑造典型案例,凸显出现实意义和价值[3]。例如:在国外作家屠格涅夫的《门槛》中描述了一位以革命斗争为己任的俄罗斯姑娘的勇敢行为,不过在具体的年龄、革命斗争地点与时间等方面却没有涉及到,以美好梦境愿望的呈现方式,将此人物形象勾勒出来。 3 结论 深入研究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和审美差异的问题,从共性审美差异、对立性审美差异两个方面形成有效思路,有利于我国新闻与文学工作管理的进步。本文围绕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和审美差异的问题,从共性审美差异、对立性审美差异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和分析,形成有效的思路:基于共性审美差异下的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对比、基于对立性审美差异下的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应用对比。希望此次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可以获得有关部门人员的重视,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帮助,推进我国新闻与文学工作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卢焱.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37-40. [2]林溪漫.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与合流[J].闽江学院学报,2015,32(12):52-53. [3]雷天烁.浅析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审美差异[J].时代教育,2015,22(16):18-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