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儿挫折教育之我见
范文

    于丽莹

    摘 要: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做准备的,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挫折教育必然会影响个体对挫折的看法、面对挫折的反应、抗挫折能力的形成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重新审视幼儿挫折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者应当对幼儿进行什么样的挫折教育”以及“幼儿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在此基础上探寻幼儿挫折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适当适度的挫折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挫折教育;原则;幼儿健康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2B-0033-02

    当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有所下降,小学生因与家长拌嘴离家出走、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大学生也因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导致恶性事件频发。近年来也有一些惨例,主人公可以说都是挫折的牺牲品。2017年2月,四川师范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疑似因找工作压力过大在寝室自缢身亡;2018年9月初,洛阳某小区一位10岁多的学生因为暑假作业没完成,家长责备,怕老师批评,在众多压力和胆怯之下,他选择了跳楼轻生;2019年4月17日晚,17岁少年疑似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后遭到母亲批评,下车后跳桥身亡……这些还未绽放的生命之花,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和失败选择自杀,为小小的挫折和不顺心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当代人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比较低,因此,对学习者施以挫折教育,引导学习者正确看待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马斯洛曾说:“完全没有挫折、痛苦、危险是很危险的,一个人必须获得挫折耐受力才能成为坚强的人……儿童可以从适度的挫折中得到好处,并由此变得更加坚强……”可见,对幼儿实施正确的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挫折教育?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幼儿挫折教育

    (一)概念界定

    关于挫折教育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从挫折教育的教育对象来看,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同“挫折教育的对象是正常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从挫折教育的目的来看,有的学者认为是“提高学生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有的学者认为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失败,辩证地看待失败,将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成功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中的挫折教育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并提高学生对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逐渐增强抗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

    由于不同学者对于挫折教育的界定不同,导致不同学者对于幼儿挫折教育也有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的学者(朱雪云、晏海燕和吕开鹤等人)认为应当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经受磨难和挫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等。学者李辰认为,“幼儿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幼儿生活学习情境中的挫折情境,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幼儿正确认识挫折,并能积极主动地实施对策,从而不断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进而促进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本人比较认同李辰学者的观点。

    综合各位学者对于幼儿挫折教育的看法,本文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发现存在于幼儿生活、游戏和同伴交往中的各种挫折,有意识地利用當前幼儿所处的困难情境和挫折情境,抓住教育时机,关注幼儿如何解决难题战胜挫折,必要时加以帮助和关怀,使幼儿在无意识中体验挫折并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促进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养成的一种教育。

    (二)进行什么样的幼儿挫折教育——“发现挫折”的个别化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缺“挫折”,缺的是“发现挫折,施以教育”。那么,教育者怎么识别幼儿是否处于“挫折情境”之中呢?教育者可以从幼儿的行为状态和心理反应两个方面观察和判断幼儿是否处于“挫折情境”。从行为状态来看,幼儿受到挫折以后,往往会丧失目标方向,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混乱与无序,比如盲目重复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在受挫以后,其行为与起始动机或目标失去了联系,这时孩子就会“胡来”。从幼儿的心理反应上看,一般情况下,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幼儿往往紧张、焦虑,对人冷淡,对活动丧失兴趣和信心,挫折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愤怒、敌意、嫉妒等不良情绪。

    教师一旦发现幼儿正处于挫折情境之中,就需要及时给予幼儿心灵上的关怀和关爱,在此基础上和幼儿一起面对当前的挫折情境,为幼儿提供个别化指导,以缓解和消除挫折情境带给幼儿的负面挫折感,帮助幼儿战胜挫折,获得自信和效能感。

    (三)幼儿挫折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幼儿掌握纯粹的知识或是对幼儿进行简单的能力训练。对幼儿施以挫折教育的目的,和是让身处挫折情境中的幼儿独立思考解决办法,磨炼幼儿的坚强意志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此同时,在教育者的支持和鼓励下缓解和消除幼儿在挫折情境中形成的挫折感,让幼儿体验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怀,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最终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经验,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幼儿挫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幼儿时期的挫折教育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可发现性原则。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游戏活动或是同伴交往中的挫折,并施以教育;如幼儿之间为争夺玩具互相推搡,“获胜”的幼儿沾沾自喜地玩着抢夺来地玩具,而另一位幼儿则在角落里不言不语,失去了玩游戏的动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缓解这一局面,借此机会对两位幼儿施以教育。

    第二,促进儿童发展的原则。让幼儿经受挫折的目的是让幼儿客观看待挫折情境,养成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适量原则。挫折教育不是越多越好、越苦越好,教育者应当为幼儿创设自由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挫折。

    第四,适度原则。要掌握好度,难易适中,在必要时加以帮助和支持,兼容赏识教育;当幼儿遭遇挫折心情低落时,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鼓励和信任,当幼儿在教师的陪伴和支持下战胜挫折,是应当受到教师的赞扬和嘉奖的。

    第五,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位幼儿所遇的挫折有所不同,而且幼儿有其特有的个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考虑个体差异性,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第六,教育的人性化原则。要让处于挫折情境中的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戴,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幼儿战胜挫折。在这一过程中,教授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和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对处于不利生存处境的人的关怀、理解、帮助、指导,是充满人性的教育。

    三、挫折教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一)获得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3~6岁的幼儿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受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获得的经验以感性经验为主。渗透挫折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幼儿经历失败,感受痛苦,是让幼儿与所遇情境的相互作用下获得有益的实践经验,包括对情境要素的理解、探索解决方法和战胜挫折后的成功经验。

    获得成功的相关经验是提高幼儿自信心、增强幼儿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喜悦会增强幼儿面对困难情境的勇气,使幼儿逐渐形成“我能行”的信念,认识到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难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样,幼儿才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种种挑战。

    (二)磨炼坚强意志,有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意志品质贯穿于幼儿行动当中,又通过幼儿的行动得以体现。适当适度的挫折教育有利于缓解当前幼儿依赖性较强的现状,让幼儿自己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幼兒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放弃,此时教育者的积极暗示和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坚持自己的行为,不断寻求解决方法,养成不轻言放弃的品质,有利于幼儿恒心的养成;在经历多次挫折困难后,幼儿就会以平稳的心态看待挫折,即使遇到失败也不会情绪崩溃,自我控制水平得到发展。这些都有助于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三)启发幼儿思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的挫折教育正符合这一要求。幼儿所处的困难情境,正是一个需要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不断地探索解决方法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启发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发挥想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今社会紧缺创新型人才,从小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替幼儿包办一切,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次次的困境中发展幼儿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创新性思维,正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关键品质。

    (四)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挫折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有利于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由于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当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遇到挫折时,其他幼儿又会主动帮忙,合作互助,共同战胜挫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会不断地促进和谐同伴关系的建立。

    第二方面,有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当幼儿无法战胜挫折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关怀和帮助会加深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更有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第三方面,有利于提升幼儿对未来生活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挫折教育之所以有必要在幼儿阶段实施,是因为挫折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根据不同的困难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使幼儿正确地认识困难和挫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未来生活所必备的。

    参考文献:

    [1]余燕.开展幼儿晨检的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01,(3).

    [2]张凤珠.应培养幼儿关心父母的情感[J].教育评论,1997,(6).

    [3]景冬菊.幼儿入园准备的指导策略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0,(1).

    [4]马秀贤.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

    [5]王晶晶.浅谈培养幼儿抗挫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