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
范文 | 张卓娅 翦俊伟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其在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参与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高职院校必须针对其特点,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全面落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新媒体建设,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政治意识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34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Zhuoya, JIAN Junwei (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2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ts political thoughts, political view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s all p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view of its characteristic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enhanc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an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cultivate student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and train qualified successors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后备军,其政治意识是否健康、正确,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意识特点、影响因素和培养对策,是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1 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特点 随着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意识也不断发展变化,其在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参与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1)政治思想健康向上、积极乐观,但会呈现功利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制度转型的关键期,这会给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带来较大的影响。进入市场机制以后,我国由坚决拥护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转变为鼓励人们通过合理合法的多样化途径去实现自身利益。因而,当代大学生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已成年,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以及对政治知识知晓率的扩大,他们对民主有着更高的渴求。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政治实践相对缺乏,他们在具体的政治参与中往往容易受挫,当在政治上的要求难以达到时,他们便会敲响通往功利主义的大门。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政治心态整体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但容易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利益的影响,摇摆不定,也会呈现出功利性特点。 (2)政治观点表达途径多样性,但缺少深度和理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与普及,大学生接触到的新生事物也更繁杂多变。高职院校学生又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他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容易受其影响。而互联网又成为他们表达政治观点的主要途径,QQ、微博、微信、豆瓣等交流平台、社区网站都是他们经常获取信息、自由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但他们社会阅历尚浅,心理、生理特征尚未完全定型,获取的信息量又较快、较大,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他们的价值观念、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等都面临着新的冲击与整合。因此,他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存在着较大的变动性,在表达政治观点时思想开放、想法新奇,但容易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会出现打破道德底线的偏激观点。 (3)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从众心理和冲动行为。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缺乏自我约束力,全面、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需求和欲望不强,到课率、抬头率不高。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更谈不上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心的政治信念。近些年,高职院校又大量扩招,降低了入校的门槛,学生的整体程度和素质也有所下降。因此,大多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知识的知晓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都不高。他们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有政治意识萌动,对部分政治领域、政治事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他們又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政治事件表现的十分冷漠,凡是跟自己眼前利益无关的,干脆就不参与。有时,他们会因不甘于落后,张扬自我,出现从众心理和冲动行为,一哄而上。这种情况并不是自愿参与,而是被动的。比如,他们看到某政治新闻,很多人留了言,发表了观点,如果自己不发表,感觉有些落伍了;看到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转发某个政治事件,如果自己不转发,好像对不住大学生这个身份……诸如此类的从众心理和冲动行为,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 2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家庭、社会、学校等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重要因素。 (1)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社会政治生活是政治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我国社会体制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影响。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更显功利化,比较注重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经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之所以会关心社会政治事件及国家政策,主要出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利益,但对党对国家的如何发展却缺乏关注和关心。尤其是对于远离自身的政治事件未给予足够关注。究其原因,是社会在培养学生政治意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方面责任缺失。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主阵地,在塑造大学生政治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是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做得仍有不足,如思想政治教学过于表面化、形式化;教学水平不高,形式单一;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素养不高,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极为缺乏;教学内容与当代社会有一定距離感,大多学生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且缺少实际作用。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功利心较强,大多对思治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小学、中学都在不断灌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就没必要再进行相似的内容和说教。因此,教育方面的缺失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不强的重要原因。 (3)大学生政治意识自主培养水平低。除却家庭、社会及学校的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也要具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社会平台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增强自身政治意识。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自主培养水平较低,能力不足。比如,他们对国家时政大多都象征性的知道并了解一些词汇,如“十九大”、“两会”等政治热点事件,但对时政的关注面不广,了解深度不够,如对于“两会”的意义,“十九大”精神等不甚了解,他们对时事政治的敏锐度、政治信息的捕捉能力还不足。 3 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培养对策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都必须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因此,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社会实践,培养政治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提高他们对国家政治的参与度,必须利用社会这一广阔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功能和作用。让他们通过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更加深刻正确的体会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内涵,促进其政治意识增强。同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能更多的了解国家及社会有关情况,形成正确认知和正确的政治意识。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定期组织、引导他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倡导学生开展学雷锋,“三下乡”活动等,并总结活动感受和收获。通过这样的实践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作风,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意识的提高,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全面落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青年人知识学习、才干增长、梦想放飞的主平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给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带来阻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现实,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水平与学科特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并于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相关政策方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完善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全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有效促进学生政治意识增强与提高。此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将教师的培训、教育摆上工作日程,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思政课教师创造更多进修、交流培训的机会,促进其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3)强化新媒体建设,多渠道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还需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新型的、自主开放的教育平台,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比如,思政课教师可加大对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工具的应用,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思想状况、政治意识形态,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求。思政课教师还需充分抓住新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实现新型教育平台与交流平台的有效构建,并将上述技术型、网络型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全面、动态掌握学生学习以及心理、思想健康相关信息,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给予教育与心理疏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意识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必需重视学生政治意识培养工作,结合学生特点,全面落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途经、多渠道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真正目的。 基金项目: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研究”(华立职院[2018]7号) 参考文献 [1] 《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Z].人民出版社,2017.10. [2] 王亚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3):36-39. [3] 柏嫱,徐燕,窦勇.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淮安三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2):40-45. [4] 贾玉洁,师晓丹,高瑞果.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团队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03):74. [5] 孟庆艳.传媒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因素探析[J].文教资料,2014(35):111-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