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改革研究 |
范文 | 汤秋香 徐文修 石书兵 李大平 苏丽丽 摘 要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农业生态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探讨课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势在必行。作为地方性院校,本文以当地农业生产特色为案例,探讨将实践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其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农业生产中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社会经济环境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控制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模式。学习该课程对于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农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中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尤其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前人针对《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已进行了相关探讨,如:庞丽进行了《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探讨;黄婷等进行了《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永春等人进行了基于问题导向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孙钦明等人进行了基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浅探;李建明等人进行了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研究。《农业生态学》虽然是我校必修专业基础课,但相对的重视程度不够,到目前没有开设正式的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缺乏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可以通过PPT的多媒体功能展示相关的实例,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拟开展增设农业生态学实验的研究。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业生态学》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存主要问题有:《农业生态学》教材中的实例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表现迷茫,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增加课程实践教学学时和内容,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学会将课堂中较为抽象的农业生态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2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实验已具备的条件和优势 我们认为在我校开展农业生态学课程实验已具备了很好的条件:首先,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的内容有兴趣,只是缺乏感性认识和参与感,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农业生态学实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二,本科生毕业前就对农业生态实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熟练操作,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具体体现。第三,農业生态学的实验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已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能解决问题,这些会极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通过本科学生的农业生态学实验话动,了解学生的兴趣集中点和一般动手能力,可以为建立完整的农业生态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新型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方法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3教学改革目标和措施 教学改革目标: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融会贯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改革措施: (1)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相关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生源特征,关注点,认知风格。 (2)调研相关高校实践教学开设情况: 华南农业大学开设实验课内容:分为实验指导和实习指导两部分,实验指导分为:农业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作物种植密度引起的种内竞争实验,作物间作引起的种间竞争实验,植物化感活性测定,微生物间的颉颃(xie hang)作用,土壤水分平衡的测定,太阳辐射能的测定,物质热量的测定,土壤释放气态氮流的测定,凋落物收集与秸秆还田分解过程的测定,坡地的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影响沼气产生的因素,蚯蚓的行为与生态特征。实习指导: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分析,不同耕作方式的环境影响,观察和认识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生态农业模式设计实习等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开展实验课内容为:农田小气候观测,光合作用测定,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生产力测算四个实验。 淮阴师范学院开设《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其他高校开设实验有: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植物化感作用(综合型实验),估计动物种群大小的标记重捕法,有机物分解的网袋测定法,种群增长模式模拟。 其他农业院校开设实验课情况:认识农业生态系统,静态碱液吸收法测定土壤呼吸,生态学验证性和概念性实验,农业生态系统参数测定实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利用。 (3)实施方案:根据课程理论教学需要安排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评估方法,生态农业模式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 本研究以农学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的本科生班级为主,结合课堂教学相关内容,前期初步拟定开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的实验专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实验目的: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方法,进而从能量角度对该系统的基本特质做出评价,为进一步改善(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建立新的系统提供依据。实验意义:能量的高效率转化与合理流动,是持续农业的基本要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有太阳辐射来源产生的辐射能和风、潮汐、降雨等形式的自然辅助能,还有通过人力、畜力、机械、化肥、农药等形式投入的人工辅助能。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一方面要注意了解辐射能在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上的转化、流动、反馈的特点和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又应着重了解人工辅助能对辐射能转化的调控与促进效果,以及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2)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评估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医药及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是深入理解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与意义,并了解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构成,同时,掌握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经济评估的方法与步骤,并能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实验意义:在于用货币价值量方法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的结果,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足够的重视,促进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利用;能促进生态资源核算,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最终实现绿色GDP。 (3)生态农业模式规划设计:实验目的:了解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生态模式的优化以及运用。实验意义:要求学生在前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 设计生态合理、可操作性強的生态农业模式,围绕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动态调控原则,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开展方式:课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实验开始前应地制宜选择实验地点,实验材料和制备实验工具与实验装置。 4结论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不仅要讲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加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本研究通过增加《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增加了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将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综合分析、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庞丽.《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49) :104-106. [2] 黄婷,董召荣,李鹏等.《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2):127-132. [3] 李永春,李永夫,秦华等.基于问题导向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0):126-127. [4] 孙钦明,马晓燕,剡晓婷.基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浅探[J].教育现代化,2019,8(65):77-78. [5] 骆世明.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01):1-7. [6]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7] 李建明,吴景贵,刘文利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0):102-103. [8]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