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其外,哲学其中
范文

    罗华山

    摘 要 在历年高考中文化与哲学如影相随,文化考题的哲学特性十分明显。通过举例分析学生在答文化试题思维阻塞、逻辑不畅的原因,进而解读文化考题背后的哲学思维,以期对给同行和学生备考有所启迪。

    关键词 文化考题 哲学思维

    历年高考文化与哲学的两个设问均源自同一材料、同一话题,其中自有深意。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文化与哲学相互支撑,一表一里。在高考备考设计中引导学生理顺文化与哲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文化背后的哲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助于明晰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效率。

    1文化结构背后的哲学思维

    文化生活第一、第二单元从文化共性的角度进行阐述和表达,从文化是什么(内涵)、文化为什么(作用)及文化怎么样(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三和第四单元侧重于文化个性,即我国的文化面貌,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进行阐释。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引导学生注意用共性指导个性的表达,深刻理解“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自觉将一二单元与三四单元贯通起来。

    比如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无论是弘扬民族精神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共性的措施均与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联。如:从共性的角度看,文化创新应该立足实践;发动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相应的从个性的角度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立足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立足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激发群众创造活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世界、吸取世界文化的长处;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文化作用背后的哲学思维

    例: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2018年新课标Ⅰ卷)

    学生练习答卷示例: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文化具有反作用,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2)中共中央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和意见,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有利于指导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减轻国家税收压力。

    从这份样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化作用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也能结合材料进行简单的描述与阐释,但其最大的缺陷是表述的逻辑性不强,对先进文化为什么能及怎么样推进农村改革的内在逻辑表述不清。若能结合哲学知识加以理解,明确正确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存在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反映社会存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另方面在于通过武装群众并指导实践,对这一问题将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表达。如下:

    文化知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由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哲学思维:物质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推动是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真正的哲学能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尊重的立场上。正真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表现在解放思想、指引方向和动员群众,从而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答案思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党中央意见和决定是先进文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农民的愿望——指导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属于主观的范畴,所以但凡涉及文化的作用,包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都可以调用哲学当中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帮助理顺答题思路。

    3文化发展背后的哲学思维

    例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015年课标Ⅱ卷)。对于这道题大多数同学觉得没什么话可写,若能调用辩证法思想则能帮助学生打开脑洞。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既是个性与共性又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而抗战精神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联系角度看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因而抗战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从发展的角度看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发展过程中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因而抗战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联系的本质内容就是矛盾的联系;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没有联系,没有矛盾,也就没有发展。文化发展中充满辩证思维,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辩证否定观),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联系观与发展观),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实践观、群众观、发展观、联系观、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文化的内容包含了哲学,哲学是最深层的文化。运用哲学知识和思维理解文化知识、分析文化现象,有益于学生对哲学知识和文化知識的掌握,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王明德.让哲学走进《文化生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04):19-21.

    [2] 闫守轩.课程与教学论:基础、原理与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