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误区及策略分析 |
范文 | 郭志芳 摘 要 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对校园管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力于分析当前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方面出现的不足,探讨班级管理精细化在实践中的运用,为改进该方面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以进一步发展班级管理。 关键词 小学 精细化管理 实践误区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学校学习,都应注意做事的细节;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注意管理精细化。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班级时也应注意其中的细节,发现细节并加以应用,有效开展细节管理,引导学生发现细节、重视细节并应用细节,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完美。本人结合多年担任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细节方面的收获可知,不应只在管理工作中体现出精细化,也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细节管理习惯。鼓励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分析、归纳细节,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以顺利完成任务。 1小学精细化管理班级的实践误区 误区一:不重视小学生心理变化。 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学生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具体要求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而可顺利开展管理工作,学生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执行者。因为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的不确定性,通常教师在开展精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时,会受到学生的抱怨和质疑。举例来说,班级精细化管理重视分工的精细化,从而用分工的方式将管理班级的任务和工作协作完成。通常情况下,教师独立制定分工表单,例如进行班级大扫除时,因为不同的工作脏累程度不同,很难进行合理的分配。一些低年级学生或许不会对这样的情况有过多认识,但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会不可避免的质疑为何如此分工:为什么我干的活要比其他人脏和累?为什么女生干的活要比男生少?等问题,这样的质疑会在学生间引起一定的反响,同处于这样境况的学生会产生一定认同感,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体系原本较为稳定,但是学生的抱怨和质疑会打破这种情况,这将阻碍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在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管理学生心理发展不确定的问题是一项难以协调和处理的工作。 误区二:班级管理趋向机械化。 班级精细化管理很容易产生管理机械化这一误区。部分教师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认知是確保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工作,保证每天充分调动全班学生,每位学生有自己应负责的工作,例如擦黑板、扫地、拖地、擦窗以及管理纪律等,在班级管理中每位学生都有工作,每份工作都有人做。在合理的分工下,学生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虽然可以顺利进行班级管理,但如果在某一天这个完整的系统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有学生因为有事没有上学,那么将由谁来负责他的工作,针对这样的问题,有些教师会让其他学生来做这位学生的工作,虽然多做一份工作并不会有多大影响,但管理精细化规定明确分工,每个人有自己应负责的部分,让任何一个学生多做都是有失公平的,并且也没有理由让学生多做一份工作,班级精细化管理难以保证精细化。 误区三:变相加强学生功利心态。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是评价学生学习以及学校生活情况的主要方法是加减分。加分能够鼓励学生将事情做好,对其行为或者精神进行表扬;而减分是想警醒学生,引导其改变自身不合理行为。通过分数高低对学生在学校一段时间内各种事情表现情况进行衡量,一些教师会根据学生得分进行相应奖励或者惩罚。班级精细化管理中加减分具有两面性,若没有合理使用,会在无形中加强学生功利心态。落实这一方法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像是学生在多做了一份工作时,教师会用加分的形式作为补偿和奖励。针对个体来说加分是正常的,但从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个体来说,其具备义务和责任来做这样的事情,对于班级整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加分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吗?比如,老师让某位同学整理书柜,这位学生较为积极,能够快速、妥当的整理书柜。老师表扬道:“真不错!”可是学生却回应:“老师,我可以加分吗?”这将体现出学生为班级做某些事时只是为了加分,驱使学生的不是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 误区四:挤压教师调配的空间。 在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会出现过度重视班规、班级公约以及加减分制度这样的误区,这些所产生的弊端是会对教师调配的空间进行挤压。做事需要制度和规矩的规范,但从小学生角度来说,过度重视制度化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班级公约、班规及加减分制度的约束下学生依旧会犯错。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实行必要的制度,但也需要教师的教育与调配。一个班级实行精细化管理,班长成绩良好、做事尽职尽责,但因家中变故没有完成作业,根据公约、班规及加减分制度,班长受到了与作业长期不交的同学一样的惩罚,那么班长将难以在班上树立威信,并且会谴责自己,这完全起不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应用班规及公约等方法去约束,因为这样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如果真的有第二次,应在那时采取合理措施来处理。在小学教育和管理中,应少一些制度来约束学生,应给予教师更多人性的调配空间。 2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策略一:转变管理意识。 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应该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更新管理理念。根据现阶段具体情况来说,在管理班级方面一些教师依旧应用传统模式,不愿创新和改革班级的管理模式,这将不利于班级实现管理精细化。针对这一情况,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思想中融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广大师生了解并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使自身行为更加规范,以落实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应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 策略二:建立流程化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班级时,为了实现管理精细化,构建并完善有关工作流程非常重要。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时,要确定管理特定的时间、对象和内容,选用的处理方法应具有稳定性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完善制定工作流程,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具有完善流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班级管理精细化,从而获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为后期开展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策略三:加强班级纪律管理精细化。 开展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重视班级纪律,应该加强班级纪律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管理工作,在班级班干部间实行统筹管理,从而形成纪律严谨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可安排一名学生担任纪律班长,主要的任务是管理班级纪律,班级班长和团委书记可领导纪律班长,并在班级内设立小组组长,在对小组学习情况负责任的同时,管理小组内纪律,在班干部和教师的一同努力下,使班级纪律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好的实现精细化管理班级。 策略四:实现数据化班级管理。 开展精细化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为了加强管理科学性,应加强数据的科学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总体来说,精细化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分析日常数据,不应该只是依靠管理经验来判断,确保管理工作的客观性,防止出现主观臆断情况,进一步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更好的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班级的作用,推动班级管理工作良好发展。 现阶段,精细化管理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能够将班级管理效果有效提升。班主任在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时,应准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用有效的策略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使班级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淑军.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六),2019:27-29. [2] 刘艳.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24):168-169. [3] 丁元峰.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0):92. [4] 江海.小学“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误区与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03):103-1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