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孕足月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范文

    刘艳敏

    【摘 ?要】目的:探讨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降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为孕产妇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在我院待产及分娩的500名孕足月单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基本资料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孕足月孕产妇病历500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产妇有403人,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有97人,其发生率为19.4%。结论:不良妊娠结局中,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产后出血,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最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中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分娩方式对多种不良妊娠的结局均有影响。

    【关键词】孕足月;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277-02

    不良妊娠结局不仅对母儿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还会影响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加社会负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1],但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仍然是威胁婴幼儿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对足月妊娠不良结局相关因素的识别和干预对降低不良结局,可提高母儿生存率及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在我院待产及分娩的500名足月单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孕周?37周且<42周)。年龄19~42岁,身高152~176cm,体重55~96kg,文化程度,以高中及初以文化程度为主。孕周37~42周,孕次1~4次;初产妇82.0%,经产妇18.0%;流产次数1~3次。

    1.2 方法??通过病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等数据和指标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和整理,以便从中筛选相关因素。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Fisher确切概率法對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多因素分析,以OR值表示各变量的风险度[3],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调查对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孕足月孕产妇病历500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产妇有403人,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有97人,其发生率为19.4%,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依次是:羊水污染(9.2%)、产后出血(7.8%)、新生儿窒息(5.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2%)、巨大儿(3.2%)、低体重儿(2.8%)、胎盘早剥(2. 6%)、出生缺陷(2.0%)。

    2.2年龄、居住地、流产次数、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瘢痕子宫对孕足月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足月产妇在胎盘早剥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及不同的分娩方式的孕产妇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瘢痕子宫及不同的分娩方式的孕产妇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儿窘迫的孕足月产妇在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身高、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偏少的孕足月产妇在巨大儿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孕周、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的孕产妇在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胎儿窘迫、不同分娩方式的孕产妇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足月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与年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相关(P<0.05);妊娠期糖尿病OR值= 4.17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值=3.006、胎儿窘迫OR值=2.674、胎膜早破OR值=1.879、年龄OR值= 1.417,均为孕足月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足月妊娠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妊娠,由于孕周较长、胎儿各个器官发育健全,相比未足月终止妊娠,足月妊娠的产妇和胎儿的状态一般较好,因而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也易被忽视,但在临床上足月妊娠中仍然有相当一定比例可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这不仅与产妇和胎儿的自身因素有关,还与分娩时助产、符合引产指征的产妇引产的时机及方式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对足月妊娠不良结局相关因素的识别和干预对降低不良结局,提高母儿生存率及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相关研究证实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主要是母体、胎儿及环境三方面,减少孕妇和胎儿高危因素的暴露,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5]。

    影响足月妊娠母儿妊娠结局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多样,虽然,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针对一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研究对象、研究指标都比较局限,多为侧重于特定方面因素或特定产妇人群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因素的研究,而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基于这一研究现状,针对孕足月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因素进行整体筛查和有效识别、为制订临床干预措施提供客观依据对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保障足月妊娠母儿健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彬武,姜雪锦,张宝霞.湖北麻城市2007-2012年不良妊娠结局的流行病学特征[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4):118-119.

[2] 刘桂华,钱小芳,欧萍,等.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院外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6):427-430.

[3] 魏敏,张慢.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方式的研究进展[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5,10(12):?261-262.

[4] 林碧云,龙莎莎,王来栓.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9):639-643.

[5] 周小兵.2011~2013年湘潭市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6):?1159-116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