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分析 |
范文 | 朱嵘 陈薇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学习动机减退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动机减退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的影响因素,结合因素分析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非英语专业 学习动机 动机减退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学习动机减退的问题,国内外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包括教育心理层面、动机心理层面等。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减退与学生个体因素、教学策略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支持。针对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研究,三层次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即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 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调查 1.1调查设计 以学习动机三层次理论为视角,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我校一年级与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减退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和量表,通过课堂和网络两种方式发放与回收,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语言、学生、学习情境三个层面。 1.2结果分析 从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中可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普遍存在,而且随着学习时间跨度的变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波动越剧烈。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自我效能低下”的现象,表示“看不到学习效果”、“课程实用性不强”、“不知如何学习英语”等。这反映出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和课程体系方面对学生自我效能的削弱。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外国文化与语言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但有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英语非专业方向”、“专业技能比英语更重要”、“工作中用不到英语”、“无英语方向就业意愿”等。这反映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负面效应”和“外部要求”方面对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 有学生表示“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曾度不够”,“课程单一、方法陈旧”,“过度关注语言层内,忽视了思维培养”;也有学生表示“大学学习环境宽松导致英语学习松懈”,“英语学习困难,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缺乏耐心”。这些方面反映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情境”和“学习倦怠”方面的问题,且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产生不利影响,与学习动机减退有直接的相关性。 1.3动机减退的因素 对调查结果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可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直接因素可归纳为“自我效能下降”、“学习环境缺失”、“外部要求”三个方面。各因素对动机减退的影响强度来看,自我效能中“英语基础不好”、“学习策略运用不当”等因素对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较大,学习环境中“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及课外氛围”、“重视程度”等,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较大。此外,调查研究还发现,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英語水平的学生,其不同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2提升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2.1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在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科教学中,应从学校到教师层面提高英语教学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注重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英语教师应明确身份特征,注重自身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教学素养。要能够多样化和趣味性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进而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此外英语教师还应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将学生放在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在英语教学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不同于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属于公共课程,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要求存在差异。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学生表示“英语是非专业内容”,“英语非就业方向”等,这使得学生学习动机出现减退现象。因此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先向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目标和作用,然后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充分发挥学生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依托互联网技术创设更加多元化、趣味性的课堂,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2.3创设宜学环境,缓解学习倦怠感 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学条件,创设易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多采用发现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课外还可借助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通过积极学习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积极探索适合非英语专业英语学科教学的途径。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部要求,对学生的就业和生涯规划给予指导和建议,缓解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压力,进而缓解学习倦怠感。 参考文献 [1] 李卓娣.移动学习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 [2] 常嘉琪,王晓静.高低水平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速读,2015(08). [3] 王坤.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浅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1). [4] 魏维,王珍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与培养[J].教育文化论坛,2015(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