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的可视化设计 |
范文 | 刘助忠 刘品 龚荷英 摘 要 自主探究式教学能有效克服网络教学时空分离所带来的弊端,提高网络教学效果。为发挥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应实现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等的可视化。可视化语言、图表、影视资料、自制视频、还原知识产生及应用场景的案例、会议纪要、情景等是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常用手段;结合探究目标、探究方法编制资源地图以及探究过程地图,是实现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的关键;构建多维立体的讨论、交互、应用体系是落实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自主探究 可视化 0绪论 因疫情全面展开的网络教学,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教学平台、软件开发公司和技术员的指导、培训和24小时式“服务”下,教师、老师和家长们从云应对挑战,他们在教与学的观念、手段、方式、方法甚至是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教还是学,都在朝着网络化、创新化、自主化、探究化以及自律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教学时空分离下提高网络教学效率的有效法宝,教师的自主探究式教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对对方的可视化程度,是决定自主探究式教学效率的关键。 自1987年可视化( Visualization) 概念提出至今,无论在计算机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究。可视化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认知能力,理解事物间的联系,降低认知的难度。法国学者魁奈( F. Quesnay) 认为:可视化并不取代话语,而是使其变得更易理解、更敏捷、更有效率。陈婧雅(2013)指出,教学设计可视化不应只停留在用图文方式来表示,而应该向视频、音频、交互式工具包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关于探究式教学,教育家施瓦布的观点被国内学者们广泛引用,在百度中输入施瓦布的观点“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在首页就有六篇文章引用了该观点。而对于自主探究式网络课程教学的可视化问题,至今还无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可视化设计的维度 结合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网络教学的相关维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可视化设计的维度。 1.1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模式可视化 模式是行为的一般方式,是可供人参考或者照做的标准样式。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式。与自主探究式教学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式有很多,比如:以互動为主的小组探索模式、相互探索模式;类似于创造性信息加工过程的科学探索模式、概念获得模式、认知发展模式、先行组织者模式等;从探究思维角度来界定的归纳模式与演绎模式;从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思维过程或者教学过程的阶段来看,有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模式,工程类课程常用的由“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构成的CDIO四阶段式;根据具体教学方法的种类和结合度不同,又有任务式、项目式、案例式、专题研讨式以及Seminar(专题研讨)-CBT(案例教学)教学模式等。 由于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任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某一门课程甚至某一堂课所选用的教学模式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不是单一的。每一门课程开课前甚至是每一堂课前,都有必要让学生明了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什么?在该模式下,他们的关注点应是什么?他们将通过怎样的一个过程(模式)获取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和观念等。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高度依赖于学生的自主、自律和求知欲望,通过多种可视化手段让教学模式对学生可视尤为重要。 1.2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设计可视化 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可视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可视化,一是自主探究式教学诸要素的可视化设计;二是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本身对学生可视化。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以及周边环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自由、自主、自愿、自律、自觉、自我引导、自我探究、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等成为网络环境下在线学习的鲜明特点。教师在对教学过程、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的网络化特点,充分发掘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自由、不良网络习惯、内外部以及线上线下等多重干扰的共同作用下,学习的自主、自愿、自律、自觉等都受到影响。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应重点关注可视化策略的作用,以发挥可视化策略在消除网络环境对教学的负面影响,强化自我引导、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和自我实现在网络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基于自主探究网络教学的可视化,应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要素。教师设计了可视化的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诸要素,这些要素的设计机理、设计思路、设计手段以及期望达成的目的等应对学生可视。 1.3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媒体资源可视化 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媒体可视化是指自主探究式网络教学中所使用的各类教学媒体,应具有更强的可视化特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探究、感知和体验那些经过可视化手段处理后的知识、经验、技能、情感等信息。文字语言、口头语言、视觉符号、静态图表与图像、教学模型、动漫、录像带、光盘、电影、电视、游戏软件、仿真软件、角色扮演、示范者的示范等教学媒体,它们给学生带来的可视化效果不同。同一类媒体,在设计时对可视化效果的关注以及使用的可视化手段不同,其可视化效果也会有明显区别。网络环境下,老师和学生都能很方便地获得海量教学资源。但是教师要提前对海量教学资源进行识别、筛选、分类、分解和可视化整理,形成可视化的学习资源地图,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网络教学媒体可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多媒体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为网络学习者创造丰富多彩的虚拟学习情境,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