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
范文

    齐诗瑶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只要有机地把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就能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价值性,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质疑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也就达到了活学活用、活用活学的境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关键词:数学;教育;课堂;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11

    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生活意识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生活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小小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采用幻灯片演示,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这样的活动中既增长了见识,又明白了实际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二、创设生活情景,使教学语言童趣化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数学表象,因此,在数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为实例。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足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研讨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探讨,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一)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圆的认识”教学时,我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正方形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个自行车漂亮吗?你们喜欢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我再把正方形车轮换成三角形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同学们还是说不喜欢,因为把车轮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人们乘坐起来会很颠簸,我再把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二)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

    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让学生先观察几幅图,想想这些图形是什么,是怎么组成的?用在什么地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幅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自由自在地表达想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而学生也争先恐后的想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深地发现学生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他们的创造力是我们所无法预见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

    毋庸质疑,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的生活问题,尽管具有生活意味,但是绝大多数还是经过老师的笔触抽象化了的生活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所触及的并不是纯生活性的问题。比如包装问题中,学生所求包装纸的面积就不含边角料,所求的包装袋的长度就不包括打结部分的长度等。而往往就是这类生活数学题,因为缺乏明确的界定,才使得许多学生被“整”得不知所措。

    比如在圆的面积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环形小路面积”“小马的活动范围”等面积和周长的练习。也就是这种“生活问题”,常常引得学生大伤脑筋,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是成人,不具备足够多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因为缺乏严密的思维,因此常常会多算或者少算一个面的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实际情况:生活问题,需要老师的友情提示。那么,什么样的生活问题才需要友情提示呢?集装箱装货物的时候,在算出所装物体的体积为小数的时,需要用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时,所有货物的体积不能超过集装箱的容积,此时应该用“去尾法”保留整数;这种方法对于用布做衣服的生活问题,同样适用。在不同的事实面前,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保留数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这也让学生体味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知识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數学运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不足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06):152-153.

    [2]田秋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 新课程(上), 2016, 000(001):209-209.

    [3]李玉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7(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