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及应对策略探讨 |
范文 | 季毅伟 摘 要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了新的特点。文章就对“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点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055-0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数据的重要工具与途径。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体,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收视率不断降低,观众数量直线下降。必须强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可持续发展。 1 “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 1.1 平民化特点 “互联网+”时代下,媒介实现大融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从传统的新闻传播向着广大人民群众方向发展,不仅凸显出了新闻采编工作的民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新闻事业飞速发展今天,民众数量持续增加,传统新闻报道逐渐减少,而民众报道逐渐增多。第二,从现阶段大量的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来说,很多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第一报道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而是人民群众。科技时代中,普通人民群众受众的手机、平板等设备,都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全程的跟踪记录,还能将这些信息数据提供给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手中,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的形式报道出来。第三,广播电视新闻素材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素材来源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新闻采编人收集,而目前更多是人民群众提供第一现场画面,素材收集力量更大。这些特征的出现,体现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体现出了平民化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微信、微博、QQ、贴吧等)得到想要的信息,然后进行筛选和评论。 1.2 丰富性特点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编辑手段主要包括文字、图像,手段单一,并且枯燥,在新时期很难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如果一直采用这种采编方式,受众对新闻的兴趣会逐渐降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不断深入,新闻采编方式也更加丰富,采编途径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融合起来,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闻节目,更好吸引受众的眼球,为新闻传播提供保障。另外,广播电视新闻媒介载体丰富性,脱离了传统广播、报纸、电视,而手机、互联网成为新的媒介,新闻采编载体丰富性提升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质量,对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例如,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创立了微博、公众号,甚至一些电视台还创办了手机电视台,受众可以通过点播、点评与互动。新的传播载体有效的丰富了广播电视新闻内容,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1.3 技术性特点 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手机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报道造成极大的影响。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涌现出来,新闻节目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广,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模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为了能够适应“互联网+”背景要求,保证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质量与效率,对新闻采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必须对媒介平台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深入了解各个平台,把握各自的特点,保证优势发挥,同时融合大众文化、世俗文化等因素,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形态,确保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 2 “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略 2.1 明确新闻受众的客观需求 人民群众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主体,也是新闻的受众。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必须对受众需求进行充分思考,尽可能满足大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保证创作出来的新闻不能脱离群众,同时富有新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等都存在差异,群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关注群众的客观真实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创作,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对于新闻稿件题材创新中,应该选择受众生活相关的事件,不断提升新闻的关注度,增加受众的数量。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开创更多的渠道了解受众需求,包括利用热线、微博、公众号、邮箱等方式,了解受众内心真实的想法。还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事件的注意力,让更多的人成为新闻素材的提供者,让新闻媒体深入人心。 2.2 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通过有效的新闻编辑技巧是提升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途径,具体包括模糊化处理技巧、组织指导技巧以及后期控制技巧等。具体新闻编辑工作开展中,会经常遇到需要模糊处理的问题,编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这一编辑技巧。例如,对于一些急发稿件来说,编辑人员有时候很难真正的弄清事情的原委,但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保证新闻正常播出,这就需要采用模糊化处理技巧,不仅保持新闻本身的时效性,也避免编辑盲从确认,避免出现虚假新闻的出现。同时,在广播新闻编辑中,还可能遇到涉及社会公德、保密知识内容,这时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模糊处理,编辑也需要在不断工作中摸索模糊化处理技巧。 编辑是新闻业灵魂所在,新闻编辑人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对国家战略方针进行掌握,把握住舆论导向。另外,需要加强与通讯人员的联系,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新闻制作的基本流程中,编辑完稿件并非编辑人员工作的结束,还需要进行后期控制,在后期导播、插播等环节中发挥作用。编辑在后期需要确保新闻节目的连贯性、多样性,保证新闻节目能够承载更多内容。 2.3 必须融合更多新型的新闻采编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新闻采编方式,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活力,促进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把握新媒体特点,将新旧媒体有机的融合起来,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效率,满足受众对新闻节目多元化的需求。例如,在新闻信息搜索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网络平台,针对热点话题实施民意调查,鼓励大家积极发言,鼓励民众提供真实有效的新闻素材,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适应能力。 2.4 从横向纵向丰富广播电视新闻深度 “互联网+”在社会各界广泛运用背景下,其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为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互联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正面影响、消极意义或积极意义,都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为了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需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力求反映社会的本质,传播社会正能量。一方面,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深入基层,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强化对新闻线索的采编,不断的扩展新闻内容的深度;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需要深入报道以及挖掘新闻内容,掌握事件前因后果,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对于大家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需要进行跟踪报道,挖掘焦点话题的本质。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各行各业都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也赋予了其新的特点,让新闻采编工作更加平民化、丰富化以及技术化。为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采编人员技术能力,创新采编方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对新闻节目的需求,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明.“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6,25(8):221-222. [2]刘大勇.“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应对措施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2):247-249. [3]王志宇.“互联网+”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J].新聞研究导刊,2015,24(3):51-52. [4]张雪梅.“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3(3):36-38. [5]刘孟达.“互联网+”语境下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应对策略——以绍兴广播电视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32(3):87-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