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民带头创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范文

    龚彩霞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农民在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不能缺少规模化、组织化、现代化产业发展和村民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积极参与的推动,在农村带头创业却面临着重重阻碍,而研究农村带头创业赢得多方面支持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带头创业;赢得支持;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7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村民带头创业的内涵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到80年代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这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一定关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要求并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坚持以人为核心不断推向前进,不仅新农村建设发展为了村民而且发展中也要依靠村民,促进村民在物质需要及精神需要方面得到有效满足和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地调动村民在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村民主体性作用,并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从把握全局角度来看国家的发展绝不能忽略农村的发展,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前景问题,关注“三农”工作并作出相关的决策部署,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正是广大劳动者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术,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1]党和政府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领着农村发展的方向,对农村发展作出的总体规划为每个地方结合农村自身实际情况谋求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据此,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群众,也在村民带头创业发展产业致富。

    (二)村民带头创业

    创业,指创业者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本文中所指的村民带头创业就是农村当地人结合当地条件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就农村创业而言本身比较困难,村民自觉发起带头创业更难。创业是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的动态过程,该过程表现为创业者主导下的高度综合的复杂管理活动。[2]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因素,要求创业者具有较强的抗压、抗风险、抗挫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带头创业能推动一方发展,克服千难万险自己得到发展同时也为当地人带来实际利益,能够造福人民的高尚情操和高远格局非常可贵,这种创业精神也值得我们肯定。

    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人都投身其中勤于思索、埋头苦干、不懈奋斗,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带头发展产业拉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的创业者,除了当地村民带头创业以外,也不乏很多大学生村官、先进党员、基层干部等为一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创业。农村当地村民带头创业有一定优势,熟悉当地社会环境也了解

    具有的自然资源,但是也面临多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村民带头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扶持方面的问题

    1、用地和项目问题。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出台相关的土地流转政策,解决在农村创业需要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创业者深刻领会政策内容,根据土地流转的政策规定,按操作程序在具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和流转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很复杂,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产生矛盾冲突。通常地方党委政府就当地的发展实际和可利用资源确立发展项目,可是很多项目都是开头以后成不了大气候就夭折了,这也是很多创业者所担忧的地方。

    2、创业政策信息传达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充满着竞争和压力,同时,互联网络在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给创业者创造机遇更是提出新的挑战,对创业者而言市场信息和有关政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是成功创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农村往往存在党和国家或地方党委政府的创业政策消息传达不及时甚至传达不到位的问题,创业者不能全面地了解相关创业支持政策,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村民创业想法的落实。

    3、创业技术培训问题。村民带头创业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考验多方面能力和需要专业知识技术的劳动形式。地方政府对有创业想法的村民进行创业和技术培训的内容形式单一,多数的培训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村民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二)当地村民支持方面的问题

    1、思想保守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憨厚老实的优良品质,而另一方面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同进程中,却显示出在当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上存在很多农民思想保守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區,农民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生中的一年四季就在地里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不断耕作,耕种和管理好自家的土地养活一家人。若是谈到创业第一反应就是拒绝的,在很多农民眼里创业就不是自己该干或者能干的事情,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农民就应该是踏踏实实的种地,也很不愿意提供一些支持或者合伙去发展一个产业。

    2、创业用地问题。村民带头创业需要用地也是个棘手问题,尤其是发展大规模化种植业或养殖业等及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量多的情况更为困难。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步步改进和完善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规定,对创业者的用地需求有很大好处,但是农民离不开土地,保守的思想也会阻碍农民,不愿意将土地承包出去用来创业,这就给村民带头创业者在协调用地中增加了难度。

    3、畏惧风险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农村的生活条件、通讯、交通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现在农村的一般家庭除去各种开销后的收入积蓄并不多,不具有承担创业可能产生大风险的能力。农民更不想冒风险投资创业,如果创业失败会给家庭生活带来重重的打击,最好的选择便是尽管收入低但是比较稳定而且风险小的收入获取渠道。

    (三)创业资金方面的问题

    创业在起步和后期运转中都必须要一定资金作为物质保障,这是创业的必备前提之一。农村带头创业者在资金问题上是很困难的,其创业资金多为自己家庭的积蓄和贷款筹集,再享受一些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当地村民因上诉情况也很少会参与或投资创业,很多时候这还远远不够,要使创业项目启动在资金上的困难得以解决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筹集资金,可是农村个人创业筹集资金渠道还是很受限的,也不可能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此外,在财务管理上明显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

    三、村民带头创业的解决对策

    (一)政策扶持方面的措施

    农村的创业发展中党和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应不断地推进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的政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营商环境,为农村带头创业者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不断地探索创新向村民宣讲和传达有关创业方面政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地鼓励和支持人们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以及可利用资源创新创业开发项目,密切关注项目的落实落地及后期跟踪发展问题。努力发挥村干部创业的带动效应,积极鼓励本村和周边乡村群众参与创业项目,提倡他们成为村干部创业的合伙人、股东或成为员工,是务工的好渠道。[3]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培养一批村干部、中共党员、先进村民等带头创业,在农村创业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二)赢得村民支持方面的措施

    首先,就村民带头人发起的创业项目所具备的条件、面临的困难、可获得的益处、成功的几率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等给当地村民介绍清楚,让村民对创业项目的实际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恰当地对村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国家政策和发展前景等做一定的动员和宣传。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起培育农民主体性的重任,通过政策宣传和落实,教育农民分清国家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合理需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克服将新农村建设寄托于国家、政府、乡村干部、致富能手的支持与带动的思想,培育农民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强有力的自主意识。[4]如此以来,改变村民对农村创业的看法和提高认识,在建设中最大化地调动村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广大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结成团队精神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之中,必定胜于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其次,解决创业用地难的问题,创业者要清楚了解关于创业用地及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熟悉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应具备的的条件或是准备的资料,有关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村民创业并搞好服务工作;解决村民愿意租让土地给私人进行创业的问题应认识到这是一个明显的利益问题,若是能够保证农民不亏本或真实获得利益,加之农民本身思想认识提高,那么在租用土地问题上的阻力自会大大减小。创业者在实施创业计划中已经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资金并不富足的情况下要保证土地流转农民的利益问题很艰难,还得需要政府搭手相助才更容易实现。

    最后,村民畏惧创业风险而不敢涉入创业领域的问题,本身创业就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其产生的风险性大小也是难以准确把握,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对风险也能作出较好的预估。任何创业行动都存在风险,高风险的背后却隐藏着诱人的高收益。村民担心创业风险十分正常,但不能因害怕承担风险就不去勇敢尝试,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地看待和分析创业存在的风险性,并敢于承受风险的压力去拼去闯才可能获得成功、达成质的飞跃。“野心”是获得财富的必备基因,是“治穷”的灵丹妙药,穷人之所以穷,首先是因为没有野心。[5]据此说法,可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唤起农民致富的“野心”,打破农民仅仅通过传统的耕作谋生方式,形成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大生产,争取机会创造更加充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慎思之,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穷问题。

    (三)筹资方面的措施

    从创业者角度而言,自生要有一定的创业资金并具备相应的融资能力。通常来说打算展开创业行动实现创业梦想的人都拥有一定的创业资金,而仅依靠手里的资金难以实施创业计划。创业者就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及其创业发展不同时期融资的方式和渠道,确定融资方式和相对应的时间期限,比如多种形式的贷款,有智慧的创业者都会用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无论如何,不仅要积极融资,更要懂得负债规模一定要合理,过于庞大的负债额就像一颗定时炸弹。[6]因而创业者要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创业项目以及负债的规模,以免创业不成反欠下巨额债务。

    从村民角度而言,若当地有人发现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发展项目而带头创业时应该感到高兴,创业项目发展好了对普遍村民来讲也非常有利,但是项目的发展需要得到村民的多方面支持。农村创业者带头发展一个项目如果能赢得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如用地上给予支持、尽力帮助筹集资金、抽空出劳力干活等等,那么村民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就很更加通畅。

    从党和政府角度而言,在村民带头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上可以提供的帮助也是多方面的。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乡村振兴,过去十几年时间国家财政已经投入160多万亿资金到农村,这笔巨大的投资形成的沉淀成本也在发生着效用,地方政府很有必要根据农村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手段挖掘项目发展产业,仅仅是传统的农业耕种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重大发展,农村产业强才能使农民富裕,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并在用地、信贷方面给予优惠,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合作小微企业等经营方式,还将从国家层面启动家庭农场培养计划。

    本文中谈到宣传和动员农民支持创业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新农村精神的使命,有没有创新出新农村精神是衡量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农村建设从起步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7]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抓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人们能团结起来同心同德谋发展,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我国也早日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楊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2019.10重印)

    [2]刘志阳.创业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

    [3]李得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村干部带头创业的思考--以甘肃省民乐县为例[J].乡村科技,2019,No.215,12+14.

    [4]杜君;张学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No.257,27-29.

    [5]火传鲁.创业的秘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5.

    [6]火传鲁.创业的秘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143.

    [7]杜君;张学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No.257,27-2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