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范文 | 万广静
【摘? 要】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缝合处理采取普通缝线,观察组的缝合处理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伤口愈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95±1.08)min,短于对照组的(11.58±1.25)min,恶露时间为(17.58±2.33)d,短于对照组的(25.15±2.18)d,疼痛评分为(1.55±1.22)分,低于对照组的(5.12±1.08)分,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 结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妇产科;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缝线一般被用于术后伤口缝合,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缝线选择不当极易引起炎症、感染等,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缝合部位出现瘢痕,影响美观。以往,医院妇产科的临床治疗常采用常规缝线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但存在着术后恢复慢、感染率高等不足,进而加重患者的痛苦。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因其具有恢复快、无需拆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且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次研究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效果,详细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妇产科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岁~35岁,平均年龄为(32.14±1.54)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4岁~39岁,平均年龄为(34.48±2.32)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缝合处理采取普通缝线,观察组的缝合处理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等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伤口愈合情况。 治疗情况的评定指标:参照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及疼痛评分,疼痛评分参照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总分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伤口愈合的评定标准:(1)I级: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未有不适感,未出现瘢痕;(2)II级: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出现不适感;(3)III级: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化脓等情况,不适感强烈,需切开引流。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伤口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见表2。 3 讨论 术口缝合是医院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操作项目,良好的术口缝合可避免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手术部位的美感。医院常用的缝合线主要有常规缝线和生物性可吸收缝线两种,采用常规缝线进行术口缝合,一旦操作不当极易引起感染,且常规缝线无法自行降解,术后需对其进行拆除,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影响手术效果。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弥补了常规缝线的缺陷,其制作材料主要是蛋白质,无需拆线即可自行吸收,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恶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缝线相比,妇产科临床治疗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恶露时间,同时显著緩解疼痛。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提示与常规缝线相比,妇产科临床治疗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同时保持外观美感。究其原因,使用普通缝线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时,常会出现较长的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自身美观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进而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由优质生物蛋白合成,可减轻人体的排斥性,表面光滑、刺激小且无毒害,可有效降低感染率,进而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 综上所述,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可有效缩短恶露时间,缓解疼痛,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瑞红.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探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 (05):118-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