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重难点突破策略研究 |
范文 | 陈光贤 摘要:在现时代教学学背景下,改善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机制是教学活动中突出的问题。基于小学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强和深层的抽象思维,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真正的理解和运用基本知识进行生活中问题的处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开拓师生互动模式,开展知识重难点突破的策略研究,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质量,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重难点;突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331 课堂效率的高低,重要的是看教师将知识的重难点是否准确的传授,学生是否在有限的 课堂教学活动中精准的了解和记忆。所謂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它是学习内容的基础和关键,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或者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有时候重点就是难点。在学习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要领和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升学目标,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手段更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特点。 [1]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数学的感知和应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是教学手段更新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视频材料,融入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创设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微课中,直观的形象的感知重难点知识的逻辑转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容易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也可以使学生换一种思维去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强化数学的感知和应用。这种直观教学是小学科数学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体现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开拓和引导非常有效,也是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重要手段。[2] 比如在进行《分数》的教学时,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的方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始播放微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和比较分子是1,分母是1、2、3、4、5、6……的大小,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接受分数的知识要点,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自主思考的学习互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课堂效率,锻炼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迁移的教学方法,衔接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关联很紧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前面的知识作指引,后边的知识也无从谈起。作为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新知识的学习依靠旧知识的迁移和转化,需要温故而知新,需要及时的回顾,有很多数学理论和概念都是通过旧知识论证和验证而来的。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做到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以旧引新,做到知识点的连贯和疏通,抓住学习知识的重难点,突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3] 比如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长、周长、面积公式进行复习,然后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概念的关系进行讲解,得出结论,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也简化了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学习。这种运用迁移的教学方法,衔接知识要点,使学习更深入,更容易升华。 三、强化动手操作训练,突破重难点 好动和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运用动手操作活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应用而生的最贴切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引发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运用动了手操作活动是最好的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关的栋数操作活动,唤起学生的潜在动力,再搭配女歌手操作的过程中,集中理解和应用,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有直观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教学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练习,了解和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做能力,引导学生为两个铅笔盒设计包装方式。预计每个铅笔盒长8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看有几种方案,分别用多少包装纸,并对每种方案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对两个铅笔盒进行摆排,表示数据并计算,最后得出三种包装方案,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摸索,得出结论并进行比较,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并及时作出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在强化动手操作训练中,体魄本课知识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的内容是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前提和教学高效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思维活跃、逻辑性强,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进而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强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有极大地作用。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和实践,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方法,是教学进步、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杨春礼. 准确把握,顺利突破——浅议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9(05):54 [2]于海军. 浅谈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J]. 新课程(小学). 2016(02):402. [3]袁净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的突破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23-1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