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
范文 | 郭运芳 摘要: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抑或是学生自己对于美术学科都不够关注与重视,部分学校甚至存在随意侵占美术课时间等现象。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49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这门学科成了每一名小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美术教师在重视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此时,教师要寻求各种教具的帮助,信息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大可视化的教学素材和视频,教学中教师借助这些素材和视频实现了将枯燥无聊的美术理论知识趣味化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视听中学习美术理论知识,赏析美术作品,提升美术素养。 例如,在教学《抽象雕塑》一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课本大纲讲解知识,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相反,如果教师能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雕塑的发展历史、雕塑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点的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了解其发展历史之后自然就会对雕塑的教学产生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在展示抽象雕塑的经典作品时,也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几幅作品,而是要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供学生赏析,借此拓展学生美术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更加喜爱美术课堂,爱上美术。 2更新教师观念,认清美术目标 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保障。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的融合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美术教育教学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融合,首先,要理解美术学科真正的教学目标,认清美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非是提高教学生画画的课程。其次,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氛围,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远近的奥秘》这一节内容时,傳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只需要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信息技术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优势。学生由于受限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足,对于本节所涉及的“近大远小”的原理往往理解上存在偏差。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多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建立美术的学习自信心,然后再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介绍近大远小”的原理,让学生明白“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会让人们看东西形成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加透彻理解这一内容,积极投入美术学习课堂中。 3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借助信息技术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还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做好教学设计,处理好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 首先,借助信息技术能实现小学美术教学形式的创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形的重复》一课时,工艺与设计中的图形都比较规范、严格,教师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绘画这些图形给学生示范,学生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模拟和练习这些图形。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电脑来绘制这些图形,并利用基础的绘图工具填充颜色,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轻松实现设计图形的教学目的。其次,对于信息技术带来的海量教学资源,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中有教学意义的资源整合起来,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以此丰富学生美术课堂的内容。例如,在进行《中国画和油画》一课的教学的时候,美术课本上的中国画以及油画的内容比较有限,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收集关于中国画以及油画的图片资源或者视频资源,可以有效地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中国画,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巧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基础美术知识以及基础绘画技巧的讲解与传授,还要加强对拓宽学生视野与提升学生品位的重视。通过大量且长期不间断的美术欣赏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与多角度的综合发展。在各种多样化的信息技术驱动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在提升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更加多元化的美术作品不断获得视野的拓宽与品位的提升。 比如,在布置完命题式美术作业之后,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巧用信息技术举办电子画展的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以“母爱”为主题的美术作业为例,不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主题作品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收到作业之后,可以按照大概的类型将其整理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画册。通过电子画册的展览,学生可以更加直观与明晰地看到班级内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从而探索到看待绘画主题的另一个角度,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可以.在帮助学生产生更加丰富的绘画灵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结论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做不仅符合新课改革的要求,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仲泉.基于多媒体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06):47. [2]夏徐帅.探讨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02):63-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