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让学生理解7:55 |
范文 | 杨宇师 摘要: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在认识《几时几分》时,大部分学生把7:55看作8:55。教学时要明确让学生先看分针,再看时针,并通过课件的演示整体感知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变化,同时运用逆向思维从8时倒退5分钟,直接感知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还差5分才到8时,从而真正理解7:55。 关健词:抽象;整体感知;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234 教学困惑 认识几时几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认识钟面到认识大格,小格,理解大格和小格的关系理解1小时=60分,也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然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多次强调,总是不时地出现这样的错误。 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加上钟表上的时間无时无刻不在走动,让学生对动态钟面所呈现的静态结果做出判断是有难度的。 2.教师方面 在认识时间的时候,老师通常都会强调: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通过观察钟面7:55时,用肉眼看时针,此时的时针指向8,学生很自然地想到8时,也就有了8:55分的错误。 思考 1.学生在认识7:55时,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1,所以是55分,所以学生对如何看分针没有问题,把7:55分错看成8:55问题出现在看时针上。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7:55? 2.我们在看时间时是应先看时针还是先看分针? 不管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还是二年级的《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当中没有明确提出看时间的方法,但在《认识钟表》时小精灵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所以我们就默认了先看分针再看时针,到了二年级在《认识几时几分》时教材和教师用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先看分针还是先看时针,而教师中的小精灵说:时针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几分。这样我们在教学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为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这种先看时针,再看分针的方法和一年级的《认识钟表》的数学是相反的,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看钟面时刻的方法。通过几次的试教发现在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时,也让学生先看分针,再看时针,这样不仅能与一年级教学的方法统一起来,而且还能分散难点,提高正确率。 尝试教学 统一了看时刻的顺序后,我们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7:55。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7:55呢?在教学中我尝试先让学生在拨钟的活动中丰富表象,然后利用逆向思维拨钟,让学生真正理解7:55,具体操作如下: 一、拨钟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化 1.观察7:05时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课件出示:7时整和7:05的钟面 首先在课件出示7时整的钟面,当分针从12走到1时,问:分针走了一大格,时针有什么变化吗?(好像时针没走)时针会不会一开始不走,当分针走到60分时,时针就从7一下子走到8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接着演示5分5分的拨动钟面,分针分别从12走到2、3、4、5,引导学生说说时间并观察时针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化。 2.观察7:30时时针的变化。 当分针从12走到6时,让学生看看时针的位置,通过交流发现:分针指向6时就是半小时,所以时针就走1小时的一半,所以时针在7和8的中间。 2.观察7:55时时针的变化。 当分针从12走到11时,让学生看看时针的位置,此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8时55分,教师不急于做出评价,让学生动手拨钟。 二、逆向思维拨钟 1.拨一拨,请同学们先拨8时,然后往后倒退5分钟。 2.提问:“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有没有到8时?那应该是几时多几?” 3.讨论:明明是7:55,时针怎么会指向8呢?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分针还差5分就到8时,很接近8时,所以时针基本指向8。 三、整体感知分针与时针的位置 1.根据时间画时针 出示: 让学生补上缺少的时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时对学生可能出现时针指向9,也就是9:55进行辨析:9:55应该是什么样的? 2.对比7:55和8:55 观察7:55和8:55的钟面,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对比三个不同的钟面 讨论: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分针和时针的变化规律? 小结:分针正好指着12,时针就正好指着7,分针走过了12一点点,时针也就走过了7一点,分针没有走过12,时针也没有走过7。 在尝试过程中,首先通过课件演示分针的转动过程丰富学生的表象,然后运用逆向思维从8时倒退5分钟,直接感知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还差5分才到8时,然后观察分针的位置,指向11表示55分,这样教学7:55就水到渠成了,最后让学生总体观察7:55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使学生直接感知钟面上表示的时刻还差5分才到8时,但它很接近8时,所以时针基本上指向8。最后通过观察三个不同的钟面,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真正理解7:55,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参考文献 [1]曲池.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育[J],2015(21). [2]张美菊 宋全芳 .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设计及说明[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 [3]师淼淼.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谈如何区别8∶55和9∶55[J] .湖南教育(下) .2011年04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