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范文

    段志清 杨娟

    摘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美术课堂是他们用来学习美术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引领学生将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极其有必要的。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64

    引言:美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是一种艺术文化修养,学生从小学习美术对其日后的艺术思维与创新思维都有极大的启发,然而美术并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美术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一直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作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但是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没有体现出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把创新的教学方法渗透的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这时,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就凸显出了很大的优势,丰富教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或者生活情感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把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从而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2.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成绩已经不再是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估的唯一标准。基于此,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成绩的评定维度。在此背景下,许多教学模式都能获得更好的体现,如逆境情绪管理、情商训练等。

    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1.转变思维方式,参考学生生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深入思考,去认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立足于生活的视角去运用、创造美术作品,感受到美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会让生活变得更丰富、更精彩。学生要形成生活化的思维,用自己的双手去装扮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领略到生活之美,去探索生活中带来的美感。

    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融入生活化的学习之中,展示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往多样的方向前行,充分表现每个人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与同学分享自己创作的作品、绘画的工具,从而获得艺术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拓展艺术创作的思路,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美术教学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探索、创作中产生共鸣。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自然,当学生对实物等熟悉了以后,设计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教材的方法,让他们感受符号化、视觉化的内容,增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在学习苏少版四上《冷色和暖色》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当你看到蓝色时,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会想到蓝天、大海等,也会由蓝色联系到凉爽;当看到红色时,会想到太阳、火焰,会觉得暖洋洋的。学生只有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建立了感觉冷的、凉的色就是冷色以及感觉暖的、热的就是暖色这样的概念。

    2.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这样让学生容易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丰富创作的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书上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从而引導学生在创作中画出对生活的情感或者理解,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画的内容,还能在教师所创设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情景氛围中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主动感受、身临其境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学生的作品一定可以赋予更多情感上的内容,这样的作品是有灵魂的。当课程涉及地方性具体的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我们应挖掘具有本土风情的优质课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蕴含的美

    生活是美术的土壤,美术难以脱离生活单独存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构建生活化课堂时,必须了解美术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感受美术,并抓住生活中的灵感,积累绘画素材。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引导学生自行观察生活,获得美术素材和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创作。如,在《春天的色彩》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本注意事项的讲解之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积极寻找春天的景物,包括迎春花、发芽的柳树、返青的草地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学生春游或到野外采风,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又如,在《各式各样的帽子》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之前,带领学生到商店观察各式各样的帽子,了解帽子的特点、形状等,让学生根据观察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终完成创作。这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增强了观察能力、发掘美的能力等,最终实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美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想要学好美术这门艺术课程,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以生活为原型,找寻创作灵感;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特点,抓住所画事物的神韵;引导他们懂得以生活为背景加以无限的想象去创作,这样学生才能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美术进一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肖正福.开生活之窗,徜徉多彩课堂——谈小学美术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2017(05):157.

    [2]朱健.感知审美,体味生活——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科普童话,2016(11):30.

    [3]许伟.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微[J].教师,2014(16):84.

    [4]丁海华.联结生活,感知审美存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19-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2: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