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
范文 | 徐稳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农村小学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养成教育制度,成立养成教育组织,明确学校领导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职责。学校要通过宣传让小学生明白养成好习惯的意义,让小学生明白自己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学校要坚持不懈地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让小学生由被动约束,到主动践行,再到好的行为内化于心,好的习惯达到自动化。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还要通过校园文化来促进学生养成好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00 俗话说,从小看大。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他成年后的行为习惯。因此人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可能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当前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比较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原因,好的行为习惯不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却不少。比如不爱学习、没有礼貌、任性、不懂事,没有感恩之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爱玩游戏。缺乏自制力。因此,农村小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明确少先队辅导员、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职责。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养成教育,少先队负责本校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制定开展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让养成教育制度化。学校要把养成教育写到学期计划里去。把养成教育作为平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每学期初学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养成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树立好习惯受益终身的理念。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大力宣传好习惯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老师可以发动学生搜集名人的好习惯,开展名人好习惯的故事交流会。还有本校的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关键在于这些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学典礼上,可以请本校的优秀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好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学校要发挥本校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学校可以树立几名拥有好习惯的榜样,让同学们都来向榜样学习。 (2)明确要求,让小学生知道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小学生熟悉这些内容。学校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拟定本校要学生养成的好习惯。学校可以分年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教师做好表率。我们要求学生要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要严格按照师德规范,从各个方面,从各个细节做起,为学生带个好头。我们要求学生要衣着得体,首先教师要衣着得体,教师要仪表端庄,彬彬有礼。教师要早早来到学校,开始工作。班主任要提前进班,做好上课准备。教师教学认真,学生才能学习认真。教师的把板书工工整整,学生的作业才能工工整整。教师坚持锻炼身体,学生才能坚持锻炼身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榜样。 (4)学校持之以恒抓养成教育,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加强常规管理,利用少先队、班干部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少先队、班干部的作用,把许多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交给少先队来做。少先队可以开展评选“五星少年”的活动,评选“学习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创新之星”“进步之星”。学校大力表彰做的好的学生,也是对广大学生的激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也要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监督,提醒学生坚持下去。经常表扬那些做的好的学生。例如班主任可以表扬到教室最早的学生,表扬上课最认真听讲的学生,表扬作业最工整的学生,表扬最爱劳动的学生,表扬上课积极思考经常发言的学生。对于做的不好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要循序渐进,逐步让这些学生做的更好。只要学生在进步,步子小一点没关系。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某一行为,坚持21天,就可以初步成为习惯。坚持90天,这个习惯就可以固定下来。例如有的小学坚持课前诵读古诗词。每天课前诵读一首经典古诗词。一开始有语文老师领读。一个月后同学们的好习惯就养成了,根本不用老师领读,学生自己领读,学生自己诵读。3个月后,学生已经喜欢诵读古诗词了。再如学生离开家时告知家长,回到家时跟家长打招呼,在老师的强调下,几个月后学生已经养成了习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离开家就跟家长说一声自己准备去哪里。回到家后,先向家长说一声我回来了。 (5)利用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例如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先调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对于预习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在低年级,教师经常表扬姿势端正的学生,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养成姿势端正的习惯。每节课快结束时,教师对这节课的听课情况进行小结,表扬认真听讲的学生。学生慢慢就会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作业,每次都对作业工工整整的学生进行表扬,或者展览学生的优秀作业,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习惯。 (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养成教育。例如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要求学生排好队,保持肃静,行注目礼。次数多了学生就养成了尊重国旗的习惯。再如团体操比赛、合唱比赛等,在这些集体项目中学生的团结合作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7)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环境育人的作用不可轻视,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是一种熏陶。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会逐渐养成好的习惯。例如在干干净净的校园里,学生不会乱扔垃圾。因为学生不意思破坏如此干净的环境。相反如果是在垃圾遍地的地方,学生也会隨地乱扔垃圾,这时学生就会认为乱扔垃圾很正常。环境的育人功能室强大的。因此,学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美的校园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 河北平泉县杨树岭官窖中心小学的周士同 张淑敏在《教书育人》发表论文《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的吴敏霞老师在《科学咨询》发表论文《浅析家校结合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此文系2020年度上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批准号:SCXKT2020-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