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
范文 | 李红 摘要: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之所以称之为“新”,不仅仅是指教育进入了时间发展上的新阶段,更是指教育领域的发展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教育领域在新的发展理念下,重视教学的协调多元发展的同时也重视高效科学。协调多元、高效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方向,在协调多元、高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下,对教学模式的多角度研究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通过重视研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外文言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85 引言:随着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不断变化, 在教学中,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也相对发生了改变, 拓展阅读成为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文言文学习的方法。经教学实践表明, 拓展阅读是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那么教师把拓展阅读应用融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则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 对拓展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做逐一深入阐述, 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答疑解惑。 一、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一)学习兴趣偏低 文言文所运用的古汉语,在现代的初中学起来本来就有点不容易。如果学生在一节课上稍有走神的行为发生,那么这句话的翻译可能就没有听到,这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下一句话自然也可能听不懂,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也就慢慢降低了。初中生在阅读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就会在学习上造成一定的困扰,这是致使初中生学习兴趣低下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白话文的长期使用,初中生缺少文言文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没有那么敏锐的敏感度。部分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量相对比较少,文言文知识储备量少,课外文言文阅读不足,很容易导致初中文言文学習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初中生便会对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没有办法提高。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调 由于文言文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在学起来的时候,初中生很容易犯困。古时候的之乎者也,听起来让人产生一种乏累的感觉。其中文言文大多蕴含着古代一些哲学道理、古典知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会导致他们听起课来会有那么一些难以理解。而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在文言文课上讲解的时候,也没有找到一种有趣、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正确教导同学,反而是根据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去进行讲解,结果显而易见,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导致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效率极其低下。 二、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一)打造趣味课堂,增添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新动力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的重要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学习任务重,教师的升学压力大。由此,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更加不能戴上应试的枷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外阅读,是一种灵魂的对话,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要看重阅读带给学生的“减压”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宣泄情感,获得灵魂的指引,不断增强自身的奋斗意识。同时,更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趣味课堂,让课外文言文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而不是学习任务,让学生愿意阅读、爱上阅读。由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关于课外阅读的,由此在这一课时的阅读教学中立足于课外优秀文言文。首先,为了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课外文言文阅读座谈会,让学生对喜欢的文言文篇目进行介绍并说出感受。其次,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文言文,为学生列一个文言文作品导读书单,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不再失去方向。最后,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仅仅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不是学习任务,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选择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文言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材料非常丰富,因此,在选择上,也要注重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可读、可理解的文言文类别。例如《古文观止》《史记》《聊斋志异》《孟子》《山海经》《论语译注》《世说新语》等,都比较适合初中生阅读。其中《古文观止》是学习古文和提高阅读的好帮手;《世说新语》无论是学习写作技巧还是陶冶情操,都是至上选择。选对书、选好书,才能帮助我们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比较来提升拓展文言文阅读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 单一的阅读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不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两个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 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思路。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文言文的异同,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阅读, 找出文章中相同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继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在进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讲解时, 学生在学完这篇文章之后,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感情, 教师便可以让他们把这篇文章与《饮酒》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两篇文章的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非常接近的相通之处, 而且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很相似, 有利于学生比较理解。通过比较拓展这样的方式, 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四)通过定期办文言专题的手抄报 两个星期办一次文言手抄报,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化常识和优美词句段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隔阂,为理解文言文的文章作铺垫。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件长期且复杂的教学活动,需要广大老师以及初中生共同努力。老师要多组织一些课外文言文阅读活动,帮助更多的初中生养成文言文阅读的习惯。与此同时,初中语文老师也要不断积极探索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丰富文言文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文言文课堂氛围,让古人的智慧经典在现代课堂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王存伟.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2):17. [2]周红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7):55-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