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范文

    高倩

    摘要:小学数学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主,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输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利于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其中,计算能力作为小学阶段学生需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需教师在授课进程中予以培养。本文探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58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计算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点

    1. 根据学生计算能力开展育人活动。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仅需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还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数感等综合素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处于数学学习起步阶段,加之数学计算相对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基于此,教师需根据学生计算能力开展育人活动,确保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自主运算。例如,教师在进行“加法”教学时,可率先拿出一堆小型毛绒玩具,先引导学生清点毛绒玩具,而后将玩具分成两堆,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知晓毛绒玩具总数,继而引出“加法”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将玩具添加或拿走几个,而后让学生来到讲台上随意将玩具分成两堆并列加法算式进行计算,使学生在互动参与进程中掌握加法運算方法,落实计算教学目标。

    2.根据教材内容开展计算教学活动。

    为有效利用育人资源,科学开展计算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计算教学。以“加减法”为例,相关计算教学几乎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基础教学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引入混合运算概念,五年级和六年级则在解应用题时涉及“加减法”计算知识。为此,教师需充分利用育人资源,丰富计算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依托完成计算教学任务。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略

    1. 科学应用计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适性关乎教育资源输出成效,与学生学习效率呈正相关,为此教师需科学应用计算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混合运算”教学时,可先为学生准备一道生活化例题,通过生活经验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知识,提升计算能力。如题:小红与表姐一同逛超市,她们买了单价为 5.5 元的苹果2斤,单价为6元的香蕉买了3斤半,已知表姐带了60元钱买水果,请问表姐还剩多少钱?而后给学生独立思考及罗列算式的时间,教师则针对学生计算结果及算式罗列情况进行点评,找准计算教学切入点,弥补学生自学缺陷,通过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2.革新计算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引下创设学生本位计算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应关注生活并利用生活经验,在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引下编设亲切、高效计算教学方案。最后,教师应关注自身计算教学成果,在自省反思理念指引下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计算教学能力,调整计算教学体系,使计算教学更富实效性。

    3.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计算教学涉及的知识相对抽象,学生的学习体验普遍不佳,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条件与机会,也没有为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难以提升,影响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在小学计算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要利用多媒体集视频、音频优势,为学生营造充满情趣、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主能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进一步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4.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仅靠自己难以理解,更难以完成有关这方面的计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层次划分,并且组成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先向这些小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成员在小组内就学习任务展开独立思考并共同分析。通过合作研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采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数学的本质是其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小学生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这为计算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以进一步提高自己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个生活化情境:小明的爸爸买回一个西瓜,一共切成了 8 块,小明吃了两块是 2/8,爸爸吃了三块是 3/8,妈妈吃了一块是 1/8,那么总共吃了西瓜的多少?还剩几分之几?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切一个西瓜,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解答这些问题,并且采取谁回答正确就将西瓜奖励给谁的激励措施,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这样的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学习、创新实践,提升自身计算教学能力,科学应用计算教学方法,革新计算教学理念,端正育人态度,完成计算教学任务,在累积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教学经验前提下,助推数学育人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占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

    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2):55-61.

    [2]朱静娟.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知识文库,2021(05):87-8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9: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