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留守孩子数学学习有效指导 |
范文 | 杨泰清 摘要: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会因为他们数学成绩不能提高而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这种现象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利用转化策略帮助他们学习。文章从转化策略的角度对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转化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留守学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部分学生会出现自暴自弃、厌学等不良现象产生。这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还是学生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而言都存在严重阻碍。因此,针对初中留守孩子有效转化策略进行研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将针对初中留守孩子有效转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通过心理干预,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所谓的心理干预,就是通过日常的鼓励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实际的农村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特殊,会导致许多学生出现畏惧、从众、惰性的心理。这些心理不仅不利于日常教学的开展,还会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对与直线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对“过两点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条定理进行论证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一些动画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论述。通过学生对于“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的理解,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结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这样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不再“畏难”,慢慢爱上数学学习。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留守学生学习能力 大部分留守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运用被动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种数学知识,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着留守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数学原则以及数学定理等情况,而在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只能够通过生搬硬套进行,完全不懂得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如何变通数学知识。不仅如此,当留守学生在遇到相关的数学问题时,通常情况下都不会自己想着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不愿意去提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要么直接放弃解答数学问题,要么等待教师讲解数学问题,自然而然导致留守学生不能够获得更好发展。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引导留守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此提高留守学生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注重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以此提高留守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引导留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究。这能够培养留守学生自主完成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进而能够实现留守学生的有效转化。 三、用心关爱,鼓励留守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留守学生的产生不仅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教师因为学生成绩差而忽略他们,使留守学生变得越来越自卑,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教师要真心关爱、尊重每名留守学生,帮助他们重拾数学学习的信心。另外,留守学生成绩差难免会存有消极情绪,他们可能会从心底里感觉自己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教师应该打消他们这种想法,用真心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比较考验留守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布置几道计算题让学生上台展示,题目的难度可以从易到难,让留守学生去做相对简单的题目,再让中等生和优等生做计算难度较大的题目。这样的设计,教师照顾到了留守学生的心理,能让他们从正确解题中收获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展示自己,逐渐树立学习自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和爱护是让他们奋发学习的动力,能让留守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关爱,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去学习数学。 四、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强化留守学生成功体验 分层教学法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所提出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同时也是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或者是来衡量学生,这对于留守学生而言并不公平,还会阻碍留守学生发展。具体而言,通过统一的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留守学生很难达到,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留守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其一,教师可以将作业进行分层。留守学生并不具備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没有累积充分的数学知识,通常情况下只能够完成最为基础的作业,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留守学生设置最为基础的作业,这样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留守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还能够强化留守学生学习成果的体验。其二,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分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时,对于基础的问题要多多向留守学生提问,为留守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增强留守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结语: 总之,留守学生的转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居家期间课后作业辅导督促比较松散,教师更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的成长,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学生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留守学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胡美兰.初中数学课堂中农村留守学生兴趣激发的途径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9,000(001):0276-0276. [2]王仁飞.基于数学课堂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 [3]杨月兴.探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途径[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00(004):P.165-1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