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
范文 | 王超谦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究更为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以语言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构建更加适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较多,理解难度较高,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受到了打击。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本文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067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在过去的高中数学课堂上,主要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但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语言讲解的方式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很多学生还是难以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通过科学、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多元化的技术与方式,构建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 一、运用现代技术,打造信息课堂 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越来越普及,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现如今,信息化已然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改变过去单调的教学设备与形式,将数学知识以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核心知識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出多媒体课件,或者也可以采用微课、电子白板等方式来辅助教学活动,探索最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情的教学方式,尽可能高效地达成课堂目标。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直观图》的时候,相比于平面图形,三维立体图形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理解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难以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准确的立体图形,不仅难以把握本课的知识,还会对后续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融入立体图形的图片,以透视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立体图形的构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三维设计软件,为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旋转、放大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立体几何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他们快速地掌握本课内容,并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结合实际场景,立足生活教学 许多高中生认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对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事实上,高中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息息相关。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避免纯理论化的讲解,而是要深入发掘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生活化的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以《不等式》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知识后,可以提出结合一些生活场景来设计问题,如:某种货物的价格函数为f(x)=15-3t,15天的销售量函数为g(t)=80-3.25t,请问这一货物日销售额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多少?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关于函数不等式的知识,才能求出正确的答案。又如在教学《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关于彩票中奖的新闻,并引导学生分析彩票的中奖规则,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中奖的概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合作交流,增进课堂互动 新课改提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的学习难度较高,如果学生自己来进行学习,可能会感到十分吃力,学习效率低下,反而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将学生的智慧与力量集中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在课堂中,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在教室中形成活跃的氛围,发挥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小组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达成小组任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全员参与、全面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小组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组的情况,适时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作出一定的指导和提示,促使小组学习更加高效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某种水杯的价格为8元,买x(x∈{1,2,3,4,5})个水杯一共需要y元,怎样表示函数y=f(x)?接着,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探讨答案,用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等方法来表示这一函数,哪个小组最先找出正确的答案,就可以获得胜利。在这一活动中,组员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合作,而小组之间则存在着积极竞争的关系,可以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立足于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的要求,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通过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实际生活场景以及组织合作交流活动等措施,将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构建出现代化、生活化、合作性的高中数学课堂,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炯波.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探讨[J].新课程(下),2018(11):177. [2]颜婉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开展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