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预学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范文 | 黎英 摘要:在中职教育中,数学具有知识性和工具性功能,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为了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要在实际教学中使用预学案。教师必须要精心编制并提前分享预学案,还需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预先学好数学衔接的有关知识。本文教育学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预学案;中职数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305 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之一是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预习作为一种有效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培养,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很薄弱的,他们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很难直接理解数学的知识点,只有改变学生不预习的现状,才能够让数学教学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这种情況下预习案的出现,能够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中职学生数学预习的现状 预习作为教育学衔接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中职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即便具备预习这一环节,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总是断断续续的预习,甚至是完全不预习,这种情况下的预习效果自然是比较差的。数学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如果没有进行提前的预习,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基本上很少有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是无法跟得上的,对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都会有消极的影响[1]。 二、预学案在中职数学应用中具有的教学意义 数学预学案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案,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预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预学案时不仅要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和认知结构特点,同时还需要在其中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活动、递进性的问题,将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之前为学生们呈现出来,预学案最明显的作用就体现在预这一个字,核心价值体现在学这一个字,所以预学案的设置对中职数学而言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首先预学案在中职数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预知学习目标。众所周知,无论学习什么,只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够为之努力并达到这一目标,而在预学案中第一项的重要内容就是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只要在课前学习预学案的内容,就能够提前知道预习的方向,也会对本次预习的要求和任务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学生只需要调整心态和学习状态,主动寻求学习方法与路径,秉着认真的态度学好有关知识,就能够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预学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由于预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精心制作而成的,所以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方法,预学案还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了一份具有较强指导性的文本资料,即便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数学的思路,也能够通过其中提供的过程思路图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这对后续的听课效率也会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最后预习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遇袭案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刚开始实行时,很多学生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只要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们就会逐步感受到这一学习环节的魅力,能够通过预学案的学习获得一些成就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而这些兴趣将会驱使学生自主的进行预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三、预学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发挥预学案的衔接作用 在中职学校中,数学虽然从主课转为副科,但它仍然会影响到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发展,在新生入学之后,教师要合理做好衔接课,尤其是代数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包括很多方程和算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编制预学案时,就可以从这一些内容出发,并将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只要学生来校报到,就可以让他们在暑假提前学习预学案的内容。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就要编制衔接预学案。由于这章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步骤,以及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所以在预习案中教师就可以设置题目,比如5X-12=4-3X,学生必须要完善求解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具体的步骤是先移项,之后再通过数字的求解,求出未知数X,X的最终值等于2。在答案部分教师必须要标注求解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并在后面补充几道类似的例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完全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二)充分利用预学案上好新课 一般在中职学校进行新课的教学是不太容易的,一方面学生的原有基础不允许,另一方面学生对有关内容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必须要充分利用预习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让学生了解到新课所要讲解的学习内容,先让他们在预习案中思考和探究新内容的重难点,这样在实际听课时才会知道重点内容是什么。比如在教学《集合的交集》这一章内容之前,教师也要设置预学案,这一章有两个学习目标,一方面学生必须要明确知道交集符号的开口方向以及所要找出的公共元素,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能够确定所列举情形中两个集合的交集。所以预习案的编制也要从这两个目标出发,比如交集的开口方向是什么,一般会写为怎样的符号?需要找出它们中的什么元素?先通过概念,让学生们大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之后,再布置一些练习填空题,比如1、2、3、4与1、5、2、8的交集元素是什么?通过这种预习案的编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学会有关概念和知识的运用,从而获得成就感,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3]。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预习案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与学,让预习案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晓兵. "预学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广西教育, 2018(6):155-156. [2] 陈丽娇.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00(004):136-137. [3] 陈明枝. 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11):226-2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