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直径承压板岩石地基静载荷试验及研究
范文

    曹连社 徐磊 蔡克俭

    

    

    

    摘要:巖石地基静载荷常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侧摩阻力。本文介绍了埃及新首都CBD某项目人工挖孔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和直径为1200mm的承压板进行岩基试验的过程、如何消除摩擦力的方法以及试验数据分析。

    关键词:大直径承压板岩石地基静载荷;消除侧摩阻力的方法;岩基试验的过程;试验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6-132

    1 引 言

    嵌岩桩是在端承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桩基础形式,其特点是将部分桩身嵌入基岩内,从而使桩的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桩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承载力大等显著特点。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中经常使用人工挖孔桩,这种桩基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确定桩端承载力。进行岩基静载试验,准确地确定承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该种桩型是首次在埃及使用,埃方设计和监理方面要求使用1200mm直径的承载板,这样更接近于桩身直径,得出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无疑使用1200mm直径的承载板对岩基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 工程及地质概况

    埃及新首都CBD项目某高层写字楼设计高度近174m,地下2层,地上36层。设计桩径为2000mm、桩长不等桩端嵌入岩石1.00m。采用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玄武岩。岩基静载试验人工挖孔桩孔深16.80m、桩径2000mm、桩端嵌入岩石1.00m。根据勘察报告所知,桩端以下2倍桩径范围内RQD为4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7.50MPa,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MPa。

    3大直径承载板岩基试验

    由于采用1200mm直径的承载板,埃及方面设计要求加载到20000KN,即桩端持力层强度值要达到17.7MPa。常规试验方法是利用孔底岩层作为加载反力[2-3],由于本次加载值大常规方法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加荷值,经过我方结合设计要求以及地勘报告,最终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作为传力装置在地面进行岩基静载试验。为固定钢筋混凝土桩,在孔内下放一个1200mm直径、壁厚12mm、长17.00m的钢护筒,护筒与人工挖孔桩缝隙采用砂土充填,固定完成后,在护筒内下放钢筋笼并浇筑C45的混凝土。为消除钢筋混凝土桩身与砂土的侧摩阻力,首先打磨光滑护筒内外表面,其次在护筒外绑扎一层聚四氟乙烯(硬质光滑塑料),最后在外侧在绑扎一层铁皮。桩端岩层1500mm直径范围采用人工磨平,护筒底部用5mm橡胶包裹护筒壁,使护筒能充分密封,防止外侧砂土进入桶内,同时也避免加载过程中护筒受力剪切桩端岩层,造成岩层受力和工程桩情况不一致。

    试验参照德国标准DIN进行,每级加载值为最大加载值的1/4,分四级加载。读数间隔为5min、10min、15min、30min、60min、60min,每级加载维持1h,最后一级维持3h。每级最后一次读书差小于0.02mm,认为本级加载已经稳定。当出现压力加不上去或勉强加上去而不能稳定时,可终止加载。卸载同加载一样分为四级,每级维持15min,读数间隔为5min、10min。一个加卸荷循环完成后再进行同样的一次加卸荷过程。

    图1 钢护筒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teel shield

    4试验成果分析

    根据两次加卸荷试验数据,绘制压力与沉降量(Q-S曲线),见图2。黑色曲线为第一次加卸荷过程,红色为第二次。两次加载最终沉降量很一致为8.70mm左右,加载曲线基本一致,卸荷后基本完全回弹,在最大压力下计算桩身压缩量为8.00mm。计算加载到最大压力下桩身压缩量,桩顶沉降量减去桩身压缩量为桩底岩基沉降量。

    应用式(1)、(2)计算桩身压缩量:

    E = σ / ε (1)

    S = L×ε (2)

    式中:

    E即为C45混凝土弹性模量;

    σ为加载最大应力;

    ε为混凝土应变;

    L为桩长;

    S为桩身压缩量。

    图2 岩基静载试验曲线图

    Fig.2? Graph of rock foundation static load test

    根据公式(1)、(2)计算的出桩身压缩量约为7.00mm,推导得出桩底岩基变形为1.00mm。依据德国DIN规范,试验数据同时显示在最大压力下岩基稳定,无较大变形,实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

    5 结语

    大直径承压板岩石地基静载荷试验得出的承载力特征值为6MPa。勘察报告所知,桩端以下2倍桩径范围内RQD为4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7.50MPa,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为4MPa,岩基原位试验得出的承载力特征值6 MPa[4-5]远大于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值4MPa,最终设计承载力值采取6 MPa,同时依据试验结果桩端降低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减少入岩深度,节省资金和工期安排,同时也为埃及地区积累了人工挖孔桩岩基测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PRC. Code of Foundation design for Buildings [S].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2011.( in Chinese))

    [2] 黄志鹏.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深井岩基静载试验及研究[J]. 地下空间,2001(5):578-580.( Huang Zhipeng. Test and study on the foundation static load of deep well rock with large diameter artificially excavated piles [J]. Underground Space, 2001 (5) : 578-580. ( in Chinese))

    [3] 王林华.岩基静载荷试验及其结果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6-187.( Wang Linhua. Rock foundation static load test and its results Analysis [J].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7 (13) : 186-187. ( in Chinese))

    [4] 易伟,史学固.两处深井岩基载荷[J]. 建筑结构,2002(3):5-7.( Yi Wei, Shi Xuegu. Two deep well foundation loads [J].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2002 (3) : 5-7. ( in Chinese))

    [5] 李书春.岩基载荷试验影响因素分析[J]. 地质学刊,2012(2):198-202.( Li Shuchu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ock-base load test [J]. Journal of Geology, 2012 (2) : 198-202. ( in Chinese))

    作者简介:曹连社(1987—),男,天津市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