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础教育阶段地理知识的衔接
范文

    袁恺鹂+刘利科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02

    一、基础教育阶段地理知识的主要内容

    1.小学阶段的大气环境

    在现行的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对于大气环境的学习主要是集中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一章《天气》中。主要介绍了如何描述天气、常见的天气现象以及怎样描述风向和风速、云的观测和分类等。

    小结:小学科学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目的是了解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同时能够运用温度计等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且能够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小学阶段在学习大气环境的知识,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通过使用简单工具来观察记录天气,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

    2.初中阶段的大气环境

    在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中,从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来进行学习。主要的知识包括有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变化等等。

    说明:

    ●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

    ●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结:在初中是要让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特点,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通过世界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图,总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同时能够分析出纬度位置、海路分布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3.高中阶段的大气环境

    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主要是学习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小结:高中阶段是要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热力环流的原理以及风的形成,理解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及锋面系统的特点与天气状况。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大气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二、如何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大气环境知识的衔接

    1.明确基础教育阶段大气环境知识间的联系

    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的天气现象,认识和描述天气,探究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气候的概念,而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是气候。小学阶段其实就是围绕制作分析天气日历表,通过记录的相关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从而帮助认识天气的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小学所学习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对初中地理认识气候的影响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所学习的气候与天气的相关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相关知识的基础。初中侧重于研究气候现象,而高中地理侧重于探究整个大气环境状况的成因原理的分析。

    2.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1)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2)合理利用多媒体,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在初中课堂中,例如在天气与气候的比较中,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各种云的形态,唤起学生的记忆,然后在利用flash动画演示一天中天气的变化过程。在高中,特别是在讲到常见天气系统内容中,多媒体的作用更大,可以将冷暖锋的形成變化以及运动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来,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动态示意图,这就将把复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3)注重地理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结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