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和解决对策
范文

    王家苏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教育中一门新兴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各地农村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信息技术教學也不同乐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得不到锻炼,教学效率较低。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课程 现状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093-01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教育中的新型学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符合当今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虽然当今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并且在农村经济也是节节攀升,但是依然与城市经济存在着一定差距。纵观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虽然中学校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的副产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少,无法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作用。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1.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教育中师资建设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当今国家大力鼓励专职教师、大学生到农村教学,但是真正走到农村校园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多是非信息专业的教师,甚至连信息专业的大学生也少之又少。在教学当中,都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只能将一些表面的信息技术传授给学生,或者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计算机操作课程当中,往往是让学生简单的操作电脑,从而导致学生思想上形成了思维定式,甚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聊天、上网、玩电脑游戏等,丧失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意义。

    2.缺乏重视

    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教学水平有着很大差异性,因此,农村中学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都非常注重基础科目教学(文化科目),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缺乏重视,将信息技术课当成摆设。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每周有1-2节课,但由于学校对其不够重视,从而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当成了娱乐课、放松课,导致信息技术科目成为了摆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任务不够明确

    由于多项原因,导致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摆设,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也无头绪,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流于表面。很多教师认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让学生懂得怎样操作电脑即可,并没有融入计算机知识与实践教学,严重缺乏教学目标。教学时,教师通过主机控制学生电脑进行教学,教学完毕后学生随意操作,教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玩的非常开心,但却没有学习到实质性知识。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但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由于学校对其缺乏重视,因此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当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打字、做表格、创设文件夹等,大致课堂非常无聊、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很多学生不愿意上机操作。

    二、提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对策

    1.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成就感

    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爱上信息技术课程,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让学生放任自流,学生就会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做,例如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等。只有学生能够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才能够形成自豪感、成就感。计算机作为一个日常工具,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需要让学生不断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这就需要让学生敢于动手去做,让学生自主完成flash、网页制作等,从而感受知识形成过程的愉悦性。为了实现驱动教学的积极作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师资建设,明确教学任务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当中,加强师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根本。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师资建设情况,鼓励大学生走入校园,并提高优惠政策,如果无法提高薪资,也要提供“五险一金”,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专业教师、大学生来到校园执教。同时,为了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本堂课需要学生学习到什么。例如在网页制作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自主做出一个简单的网页概况,并可以加入一些图片、功能板块等。此外,学校需要加强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和课程教学标准,这样才能够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展开提供标准,保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有序开展。

    3.优化课堂训练和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必须要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融入实践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训练。因此,为了能够加强课堂训练,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可以先培训出一个组长,让组长学会管理学生的方法,成为小组中的“小老师”,让学生组长帮助学生学习,这样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优化课堂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训练内容的兴趣化,抓住学生兴趣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即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投入。由于仅凭一次性操作学生的技能不够娴熟,这就需要重复训练,但是只通过一种训练模式学生往往会厌倦,因此可以通过针对一个知识章节开展多项目活动,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聊,同时也可以实现重复训练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当今农村中学校园也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弊端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法,包括加强师资建设、明确教学目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优化课堂训练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少强.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12:70.

    [2]赵红霞.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3,04:219.

    [3]许邦国.谈优化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11:1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