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
范文

    史玉亮

    【摘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扎实推进,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们如何将理念要求体现到课堂教学过程并实现创新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摸索。

    【关键词】中学体育 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244-02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笔者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认为初中体育教学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提高技能、让学生感受到“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合理地推陈出新

    提及课改,很多教师都认为以往的很多做法存在较多弊端,需要重新审视和革除。对于初中体育教育来讲,我认为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并不是对原来的教法、学法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进行完善和补充。

    原来的体育教学课堂,教师比较注重教师个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更多的希望通过学生模仿、实践来获得基本的技能。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而且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新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合理的推陈出新,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来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作用。

    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引入体育教学中来。通过视频信息让学生了解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视频,也可以通过课件暂停、回放等功能了解有关体育关键动作的细节。也可以组织小规模的班级体育对抗赛,如篮球赛,这样既激发了學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的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男生有蛇形跑、换位跑、女生能够采用跳橡皮筋、踢毽子等办法。这些活动既能够增加趣味性,也能够获得热身的效果。

    二、运用个性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学是活动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能充分地展现其个性心理特征,易于个别对待,因材施教,这就为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有利条件,努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选择个性化教学满足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几乎统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身发展的特征,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厌烦、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选择个性化教学,是对学生自身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优先教学,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以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目标。在强身的同时也注重育心,寓思想品质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三、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各兴趣小组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倡导快乐体育理念,关注学生情感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肩负着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任。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这种功能和效果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缺失,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就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低,甚至出现厌学现象。教学实践表明,以“快乐”为教学实现形式的方法符合现阶段提出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快乐体育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快乐体育教育是指以终身体育与个性谐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和运动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方面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完善人的性格。

    快乐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建立师生教学过程的和谐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快乐教学不可盲目追求“快乐”的教学形式,而要以学生实际情感需要为基础,重视教学前的引导和情境设计,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体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总之,课程改革是目前学校体育界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总趋势。今后工作中我们应抓住一切教改契机,探索出更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体育改革的实践性探索.《体育时空》.2016年23期.孙雪莲.

    [2]论现代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科教导刊》.2012年8期.周亚利.

    [3]张敏,张磊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山西青年》2017年4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