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做好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的五策略 |
范文 | 黄宏文 【摘 要】 化学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本文总结了实际教学中如何切实做好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的五个策略:一是科学规范,安全实施;二是创新设计,富有趣味;三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四是速度适中,互动启发;五是信息化辅助,打破时空限制。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五策略 【中图分类号】 O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1]。 1.科学规范,安全实施 演示实验内容要能准确揭露化学变化的本质,不能违反客观事实以及科学性原则。这要求做到:一、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教学语言组织与表达都要有严格的规范。二、教师的实验能力要达到规范准备的水平,使用各种仪器的时候,操作要严谨规范,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演示实验的规范,是演示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同时也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科学的实验态度创造适宜的教学氛围。 实验的安全性,一是在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中,能够预测和防范实验中的隐患,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实验这些问题,在遇到实验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1]。例如酒精灯不慎失火、被不慎将浓硫酸粘到皮肤等,要熟记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遇到实验事故时,能保持镇定不慌张。二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较易出现实验事故的演示实验,教师最好能在课前进行预备实验,熟悉实验的各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熟悉各种常见药品的性质,熟记学校实验室应急预案,做到保证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创新设计,富有趣味 在九年级的教材中,还有部分实验在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明显制约了化学教学的发展[4]。 对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改进,一开始改进一些装置简单、原理涉及单一以及操作简便的实验,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接触的实验的增加,再逐步改进提高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复杂程度。在改进实验时,要思考实验的改进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或化学原理的说明[4]。 例如改进氢气爆炸实验时,用生活中的废品乳酸饮料的塑料瓶如美乐多的塑料瓶,从中下部位置剪开,然后在底部加入锌粒跟稀硫酸,再盖上瓶子的上部分,一段时间后,在瓶口的小孔处点燃,能听到较大的爆炸声,并能观察到瓶子上部由于爆炸飞了起来。这样改进,现象明显,并且排除当场用其他仪器制备氢气,引爆时存在的危险性。 在改进实验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加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持久,浓厚,深入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强烈、有效的动机功能。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原因是它可以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同时能使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逐步的发展。所以要注重演示实验的趣味性,联系生活,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采用日常用品作为替代品,自己设计的实验一起,既方便使用,又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要求条理清晰,要突出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然后做出假设、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一起设计实验、接着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最后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的条理性,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结论。 要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除了实验设计合理外,仪器也要清晰干净,特别是玻璃仪器,晶莹剔透,使得看上去赏心悦目,同时仪器清洗干净也是实验安全的基础,例如在用氯酸钾制氧气的时候,试管要干净,试管内不能附着有机物质,不然容易发生爆炸。 另外要注意实验装置应该让全班学生都能观察清楚,在演示实验时,除了本实验需要的仪器外,其他的仪器和试剂不放在讲台上,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除了要注意仪器的摆放方式之外,仪器的大小的选择也比较重要,例如在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反映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实验的实验,宜采用量程为200g的天平,在演示氧气的性质时,集气瓶宜使用250mL的。 所谓重点突出,要求在演示实验时将主要观察部分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复杂的一起装置不一定就能得到好的实验效果,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实验失败,甚至造成实验事故[2]。所以在做到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条件下应该尽量简化装置或者采用简易装置。例如在制取少量氢气的时候,宜使用简易装置代替启普发生器;在演示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氢气或一氧化碳建议事先制备好,收集在储气瓶或储气袋[3]。 4.速度适中,互动启发 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演示和讲解的速度要配合好,速度要适中,这不仅要求要遵守实验规则和操作步骤,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时间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实验的进度,使得教师有讲解的时间,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例如在讲解粗盐提纯和浑浊的天然水净化的实验时,因为实验中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实验的速度要控制不能太快,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讲解以及让学生理解。 同时在点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重要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在实验前,能就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同时启发学生预测实验的现象,对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推测,让学生小组合作并讨论出现不同现象对应的结论又是什么。在学生动脑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再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加明确,避免学生观察实验时有看魔术表演的感觉。 5.信息化輔助,打破时空限制 有部分演示实验现象比较难以观察,以往的做法是老师将仪器拿下讲台,送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或者是有些比较复杂的装置,只能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来观察实验,这两种做法既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 例如在演示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的时候,在白色的垫底板上进行实验,用投影仪投影,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现象,也节约了药品和时间。 又例如,在演示不同金属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现象时,可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将不同金属放入试管,同时加入稀硫酸或盐酸,这样就能同时观察对比到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对比效果较好。 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性、操作的技巧性、学生的兴趣性都与演示实验紧紧相关。我深信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化学演示实验能做得更好、更深入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 [1]肖常磊、钱扬义主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廖可珍:谈谈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艺术性[J].化学教育,1981(05) [3]于华优:在化学实验中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7) [4]张玉彬:浅谈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原则[J].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10/4-27/427481016.doc [5]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征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79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