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述城中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
范文 | 申凤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城中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城中村体育存在的共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对策主要有:优先发展体育教育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体育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中村的体育管理;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关键词]城中村体育;对策;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中村的存在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映射,城中村是城市里的村庄,城中村居民的体育发展水平与城市居民的体育发展水平相比,相差甚多。而本研究的目的是,梳理城中村体育存在的共性,提出对策与建议,缩小城中村体育发展水平与城市体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1 城中村体育的共性 目前,缩小城中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差距是实施“健康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大量期刊、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互联网资源,检索阅读了有关城中村与体育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了城中村体育存在一定的共性。 1.1 部分城中村居民体育意识淡薄 部分城中村居民体育意识淡薄,文化水平低,关注更多的是生存问题。大部分城中村居民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城中村居民认为体育锻炼消耗了人体的能量,会对人体寿命造成损伤。造成村民这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居民自身的文化素质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科学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不够。科学正确的引导是改变城中村居民体育思想观念的重要手段。 1.2 城中村体育基础设施落后,体育场地存在不足 许多城中村存在体育场地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李建国指出:公共服务是中国体育的最薄弱环节。贾雅捷在《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中调查显示,46.8% 的太原市城中村居民认为周边的体育活动场所处于条件一般的状态。部分城中村体育基础设施处于无专人管理的状态,活动场馆较差。居民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健身设施的匮乏,城中村体育设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许秀凤选取以淮北市、滁州市、芜湖市、合肥市为代表的16个城中村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场地缺乏,居民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频率都受到严格控制。 1.3 城中村體育居民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要求,每1000人中必须要有 2 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作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大众传授健康的体育知识,指导大众体育锻炼。许秀凤、李显国在研究皖北地区城中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时发现,皖北地区城中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非常缺乏,所研究的16个城中村无一名专业的社会指导员。 1.4 城中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必将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经济条件的制约。段骄阳在调查中发现,城中村居民的年收入水平不高,对体育活动消费投资也偏低,经常在免费场所进行体育活动,对体育的投资也大都是实物消费, 2 对策 城中村是城市里的“夹缝带”,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将城中村体育融入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框架中,紧随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地把十九大提出的改善与保障民生方面灵活地应用到城中村体育方面,以解决城中村体育的问题。 2.1 优先发展体育教育事业 城中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进行体育教育,采取其他宣传方式,加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为城中村居民按时提供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体育活动,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2.2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包括城中村居民在内的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使城中村居民享受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2.3 加强体育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中村的体育管理 城中村体育的建设需要加强管理,应扩大体育指导员人才队伍,鼓励体育专业人才到基层去。加大城中村居民委员会对体育的重视,建立长效机制,为居民建立健康的体育环境,配备专业的体育人才对居民的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 2.4 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居民对体育的投资消费水平。因此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就业质量居人民收入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政府可以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培训,使城中村居民可以有一技之长。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就业率。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加城中村居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小娟.新农村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形式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2(02). [2] 李建国.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体育科研.2009(04). [3] 贾雅捷,韩雨梅.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