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无痕链接生活,成就阅读精彩
范文

    陈良弟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认知、体验以及生活的统一,强调将学生所学内容和生活世界相结合,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地体现出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以及社会活动的主体。生活化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积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生活化阅读展开探讨,以期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演讲家,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与他人交流的人,因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活动与生活联系紧密,阅读材料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阅读的天地和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须处理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阅读背景拓展阅读量,以构建“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1.1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养成好习惯,初中养成好性格,高中规划好人生。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启发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并且在课堂中用具体的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时,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楚伽利略是如何思考才能够推翻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思想,进而得出物体的下落速度的快慢和物体本身的质量没有任何关联的正确结论。伽利略这一真理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理学科的发展,但却也与人们的“经验”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将阅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效率。

    1.2注重实际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启蒙教育阶段,但同时高年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又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在阅读理解中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下不断思考,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文的背景下讲清楚父爱的深沉及伟大外,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瞬间,比如说,早晨上学出发前的一句“注意安全”,降温时的一句“天冷了,穿厚点”,等这些都是爱的表达方式,虽然平淡,却也足够暖人心扉。适当的提出问题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为阅读文章情感的把握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将传统课堂进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应当只停留在传播教材知识的浅层次基础上,而是应当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学习,提高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时,在让学生明白时光荏苒,一触及逝之外,还应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断的合作探究学习,比如说,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在一点一滴中流逝的,帮助学生把握阅读的主体感情,并号召学生对第三段进行仿写,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2.2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讲授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这种教育方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思维,往往会导致学生按照一个固定思维去思考问题。比如说看到写风景就“热爱大自然”,遇到写父母的文章就“赞颂亲情的伟大”,这些技巧虽然没有错,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倡导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且解决问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阅读后面的习题,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程度,盡量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共同落实阅读生活化教学

    3.1营造学习氛围,推行语文阅读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位于接受知识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引,学校阅读氛围的营造都对学生未来阅读情怀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举行一些班级文化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说,在班上设计“图书角”,让学生将一些有文化价值的书放在那里大家一起交换读书来增长见识,另外,还可以定期在班上举行征文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喜欢读的书或者是对哪篇阅读的看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该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多读书,进而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说,在推进阅读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同时抓起,在营造学校学习氛围的同时也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成长环境,从而让孩子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进而共同推进阅读生活化教学。例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每天读一篇好文章,还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交流今天在学校学到了哪些新知识,通过一些简单的引导来让学生喜欢阅读,习惯阅读,从而培养起阅读兴趣,进而推动小学语文阅读在生活中的简单教学。

    总之,生活化阅读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掌握全体学生阅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通过多种方法实现生活化阅读教学,让阅读链接生活,构建生活化的阅读氛围,成就阅读精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槐勇.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探析[J].考试周刊,2017(15):27.

    [2]王小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11):19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