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申报》音乐史料存在特点及价值研究 |
范文 | 【摘要】 《申報》是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材料,其中的文字、曲谱、图像史料所展现的“有声性”与“无声性”、“写意性”与“写实性”特点,以及音乐史料由于其新闻功能、广告功能、评论功能所展现的不同价值,对我们研究音乐史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 ?键 ?词】《申报》;音乐史料;特点;价值 【作者单位】华伟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7.024 《申报》是近现代中文报纸中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它的出版历经了清末到国民政府共77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被人们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近年来,随着对《申报》史料的深度挖掘,各学科在《申报》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纵观近些年的音乐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得知,专著类的研究集中在对“戏剧戏曲”的辑录与研究,如《由申报戏曲广告看上海京剧发展(1872—1899)》、《〈申报〉戏曲文章索引》(《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四集)、《〈申报〉京剧资料选编》等;学位论文中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史学团队为主,他们对《申报》的音乐史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研究;期刊论文对《申报》中出现的人物、曲种、音乐机构等方面进行了点描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发掘并运用了《申报》中的新史料,丰富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但由于《申报》体量过于庞大,对研究者整体把握其中音乐史料有极大的难度。因此,想要探究《申报》中的音乐史料存在情况,首先需要对《申报》音乐史料进行全面梳理,其次需要对音乐史料存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需要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探究。 一、《申报》音乐史料存在特点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音乐史料首次出现在1872年5月29日第三版“沪上西人竹枝词”栏目中。这一段史料由一首七言绝句与一段作者自注构成。“玻杯互劝酒休辞,击鼓渊渊节奏迟。入抱回身欢已极,八音筒里写相似(思)。”作者自注击鼓劝酒已为极乐,并有八音筒奏中外各乐。自此,《申报》以其独有的视角,开启记录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先河。 1.“有声性”与“无声性” 《申报》音乐史料按照史料性质来看,可分为“有声性”的史料和“无声性”的史料。《申报》中刊载了大量音乐曲谱、歌词等音乐史料,成为研究近现代音乐史的第一手“有声性”史料。从数量上看,这类曲谱史料的刊载并非常态,在报纸中偶有出现。从质量上看,由于限于当时印刷技术、纸张材质的原因,其所刊载曲谱质量良莠不齐。主要表现为曲谱名称、作者相关信息模糊难辨,五线谱或简谱打谱不规范、标记错误等。 《申报》中的“无声性”史料指的是以文字记录的音乐史料。这一类史料从数量上看,体量巨大,浩如烟海,几乎每日都有记载。从分布来看,这一类史料可以说是星罗棋布,既分散出现在正刊的相关新闻、通讯栏目中,也集中出现在相关增刊、副刊、周刊的评论、广告中。从质量上看,除受限于印刷质量,部分文章内容写得也相对晦涩难懂。这是因为《申报》的发行经历了相对较长的时间,所刊载的文章从早期无标点的文言文到后期接近于今日的白话文样样都有,给研究者阅读带来一定阻碍。 2.“写意性”与“写实性” 《申报》中的图片音乐史料按照体裁来看,可分为“写意性”的图画和“写实性”的照片。《申报》从1872年11月14日开始刊载最早的广告插图,从1876年开始进行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图文设计的加入,增加了《申报》的阅读趣味性,使得更多受众易于接受,也使得《申报》史料具有更高的“写实性”。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先驱戈公振先生在他的扛鼎之作《中国报学史》中有这样的论述:“文义有深浅,而图画则尽人可阅;记事有真伪,而图画则赤裸裸表出。盖图画先于文字,为人类天然爱好之物。虽村妇稚子,亦能引其兴趣而加以粗浅之品评。”《申报》中的图画音乐史料存在于早期的各类画报之中,如《点石斋画报》。这类音乐史料的特点在于“写意性”,其对音乐相关事件、人物的记录、记载多集中于趣味性。作者在图画中勾勒出相关场景、事件、乐器的主要轮廓,细节部分大多一笔带过,其记录内容集中在音乐活动场景等。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摄影技术的传入与应用造就了专业摄影记者。20世纪20年代后,《申报》上的照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申报》中的照片音乐史料具有“写实性”的特点。照片音乐史料可以清晰地记录音乐活动场景、音乐人物容貌、音乐会现场、乐器形制等,照片史料的写实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当时印刷技术相对落后,加之影印、扫描等后期处理,不少照片史料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照片模糊、黑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价值。 二、《申报》音乐史料功能与价值分析 《申报》音乐史料依据其在报纸中的功能可分为新闻音乐史料、广告音乐史料、评论音乐史料。这三种功能的音乐史料在存在情况、记载内容以及价值意义方面都各有千秋。 1.“故去的现实”——新闻音乐史料 李大钊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是过去、旧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纸,就是将来的历史。”新闻是报纸刊载的重头戏,《申报》中的新闻音乐史料分为“有关”与“无关”两类。 “有关”新闻音乐史料从内容上看,新闻标题直接切中音乐事件与人物,或者记载文字中绝大部分与音乐事件相关。从分布来看,这一类音乐史料多存在于艺术类专栏中,如“艺术评论”“艺术新闻”以及后期的“艺术界”。这些栏目的设置目的就是集中报道、评论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新闻,具有科普性的特点。其内容包含了音乐会报道、音乐家介绍、音乐家活动行踪、乐器介绍、音乐教育等,所占篇幅不小,内容与音乐紧密结合。如“市政厅音乐会”系列报道以及1923年1月至3月对欧阳予倩在社会上的活动给予持续跟踪报道。这类新闻的撰写者多为该领域的专家,如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吴梦非、傅彦长,音乐评论家张若谷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