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族地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范文

    黄巍文

    【摘 要】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受学生方言和思维习惯影响,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这种特殊现象,从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的目的出发,努力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和正确的普通话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教学;朗读;思维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51-0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这一论断是对中国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每一个语文教师均应以此为教学的目标开展自己的教学。

    记得第一次家长会上,许多家长就一直给我提了个意见,要求我用当地语言(桂柳方言)授课,因为用普通话授课,许多学生都“听不懂”。每一次测验、考试,第一小题的“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也是当地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题。许多学生的作文更是“只能用桂柳话才能读得下去”。

    在河池市民族语广播影视节目情况座谈会上,有关部门透露,河池市少数民族群众中有近190万人听不懂普通话,占全市总人口的47%。由此,我深刻的意识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文习惯,进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素养”应该包含那些内容呢?《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一、朗读,是语文素养的根本

    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孩子们自小开口说的就是本民族语言,在家庭、社会也是以方言作为社交语言,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民族地区的孩子,受方言影响,在普通话发音中普遍都有缺陷,甚至“死穴”,因此在正规场合(课堂),他们普遍都不爱发言,不敢说话,由于缺少锻炼机会,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也普遍较差,许多孩子长大后走出大山,更会为此而心存自卑,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说,英语教学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把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的钥匙的话,小学语文教学无疑就是在帮助孩子掌握走出大山,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工具。

    1.高度重视拼音教学,帮助孩子闯过口音关。

    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入门课,也是少数民族孩子第一次真正接触普通话,因此对于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是漠然置之,更有甚者,为了赶进度,常常应付了事。

    为了学好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学生听读广播、课文朗读磁带,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并严格要求学生在校内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以创造普通话交流的“小环境”,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应该是贯穿整个小学教育的始终的。

    2.加强朗读教学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實施以来,语文教学有了很多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许多教师只把目标锁定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等时髦的理念上,花大量的精力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朗读。在许多“优质课”、“展示课”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轰轰烈烈”的活动,“热火朝天”的讨论、探究,而绝少有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朗读教学,即使让学生朗读课文,也多是一些“花哨”的陪衬、应景之举。时下,走进很多的小学校园,我们已经很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唱读”、“喊读”之声更是充斥着我们的校园。在“疯狂英语”之后,“疯狂语文”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正确的朗读习惯,包括准确的发音发声、准确的朗读停顿、准确的情感表达。在桂西北的进行朗读教学,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习惯,尤其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停顿训练。用桂柳话进行交流是很少出现停顿的,所以他们读课文的时候也很少有停顿,尤其是句子当中的停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朗读中的停顿作为长期的训练项目,努力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朗读停顿。

    语文的美,“道”之美是内涵美,“音韵”之美是外在美,同时又是内涵美的载体。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人可以欣赏到唐诗宋词的悠远意境,可以去品味《岳阳楼记》的博大胸怀。朗诵,是学好语文的前题和必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是分内职责,更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二、努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活动的习惯

    任何一种语言,都直接决定着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人讲英语、写英语容易出现“中国式英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于运用普通话而导致的思维习惯。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性是其主要的功能,而普通话所形成的思维与桂西北方言下的思维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普通话的书面语言既具有生动的描述功能,又有着简明清晰的条理,这是桂柳话所没有的。同样一种东西,用普通话来描述,会更生动;同样一件事情,用普通话来叙述,会更简明;同样一个观点,用普通话来阐释,会更有条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样的句子在桂柳话中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的。相反,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经常发现“你去不去,你不去,我就去了”之类的带有明显“地方风味”的作文语言。正是思维习惯的束缚,导致了民族地区作文教学的长期落后,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活动。

    1.把普通话当成学生常用的交流工具,在校园内、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运用使用普通话。

    2.在班级内形成一、二项日常性的语言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一个小故事”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亲自实践。

    3.每学期,都应该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课文中精彩的片段,并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展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背诵必须是符合普通话表达要求的,声情并茂的。

    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统一指导下的教学工作,听、说、读、写、演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域和人文文化,又决定了在这里不能照搬其它地区的教学经验,应不断探素,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路子。当然,在教学中,吸收当地方言和本民族语言的优秀文化也是完全应当的,而且是必须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