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儒商文化与现代商贸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体系研究 |
范文 | 马帅 潘瑞艳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社会对于商贸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对于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校中的商贸专业也不断深化发展。尽管高职院校中的商贸类专业日趋成熟,但是各商贸专业中属于中国的内容却很少。现代商贸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善于把国外的管理观念植入中国文化土壤之中,善于从中国的传统、历史与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构建管理方式,并使之茁壮成长。现代高职院校应用儒商精神结合商贸类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学生综合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儒商精神;综合素养;培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45-02 一、儒商精神对于商贸类学生素养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商精神”是商人各自在自己的商业行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儒家的观念运用于商业经营中而体现出来的一种商业文化精神,即是儒家思想与商贾精神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新儒商精神也应运而生,新即所谓的与时俱进、创新。新儒商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征为:在管理思想方面,儒商文化体现为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经营中最根本的、能动的因素,通过对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对物的有效利用,创造出优化的经营业绩;在工作精神方面,新儒商文化体现为具有勤勉敬业的工作态度、节俭寡欲的自律准则、百折不扰的奋斗精神和重群克己的合作意识;在职业道德的规范方面,新儒商文化体现为以义驭利的经营原则、诚信为本的行为规范、买卖公平的交易准则以及和气生财的处事方式;在经营之道方面,新儒商文化体现为开明的家族本位经营组织方式、契约与人情相结合的交换方式、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因名求实的经营艺术、以和济争的经营方法和趋时应变的经营策略;在处事风格方面,新儒商文化体现为稳健求实的办事作风、亦贾亦儒的生活方式、沉迷洒脱的诗心境界和君子商人的人格理想。 近年来,尽管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但是在利益驱动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商业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培养有德有才的商贸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从另一方面看,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进入企业,经企业调查问卷显示,具有德才兼备的儒商精神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另一部分毕业生在“互联网+”以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工作,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敏锐的商业嗅觉,善于把握趋势又通人情事理又自我反省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新儒商精神的精髓所在。 所以,传承儒商文化,创新商贸类专业育人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儒商精神与商贸类学生培育体制建设措施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依托职业教育体系,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深厚的优势,依托培真讲坛,与行业大师、传统文化大师合作建立工作室,共同促进商贸流通行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把弘扬优秀行业文化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形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主体的优势专业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把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融入商贸类专业建设之中,促进商贸文化融合,渗透于专业建设之中,着力打造专业群特色文化建设。 在特色育人体系中,以弘扬中国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感悟、在行动中提升,把思想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品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以主题教育和素质拓展为主要途径的执行体系。 根据学生的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制定素质教育内容。首先要开展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主体教育。其次开展职业认知、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方面的职业基础教育。最后开展顶岗实习交流会等方面的提升主题教育。 2.多渠道渗透儒商文化,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传承发扬“青齐文化”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崇德敬业的奉献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结合百年老校“严谨博爱、务实创新”的育人传统和“培诚明德,至善至真”的书院文化,开设特色文化课程。引进《中国文化概論》《国学智慧》《国学与人生》《女子礼仪》等慕课课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并实践儒商精神。 3.大师工作室进课堂,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成立大师工作室,开展茶艺、书法等课程,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并且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创业素质为目标建设校园创业特色文化。利用大学生创业中心基地为基础,吸引本校学生和毕业生入校“全真”创业,创业过程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传授他们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创业品质。 5.鼓励创新创业,在时间和实训中践行儒商精神。 商贸类专业不仅要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弘扬儒商精神,更重要的需要提供一个充分运用所学,进行合理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儒商精神的精髓,从主观上意识到儒生精神的重要性。所以,商贸类专业可以借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在校学生提供各种创业保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儒商风范。 6. 构建与优秀企业理念高度融合的专业文化氛围。 吸收世界知名企业文化并形成学校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通过研究知名企业员工手册,归纳总结知名企业通行的用人标准,并将其引入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素质教育中。通过吸收采纳优秀知名企业员工手册的内容,可以摈弃传统意义上大学生守则中华而不实、空洞的说教制度和条例,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具有优秀企业特质,并能为学生所能接受的大学生守则。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儒商精神的商贸类学生素养培育体系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符合社会对商贸类人才的需要。所以,传承儒商文化,对于创新现代商贸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4). [2]刘林.新儒商精神崛起: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路径——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作者简介:马帅,(1986年07月),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原理与实务。 潘瑞艳,(1982年02月),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谈判、国际货运实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