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范文 | 潘向荣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激励是小学生学习的不断动力,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激励教学,而且在这一前提下要注重激励的公平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激励教学的促进作用,让学生都能在公平、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同时还要注意激励语言的使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小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学到语文知识,获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激励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2-02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进行良好学习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兴趣与信心,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呢?激励教育则是有效的手段。由于小学语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复杂性,需要兴趣与信心的引导进行学习和探索。 一、实施激励教育的必要性 1.激励教育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教师的一句表扬能够让学生形成很好的心理感受,从而持续很长时间的心理满足感。这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小学教师要尤其注意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式,注重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经验和成果。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积极评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行为,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长此以往,学生心中会形成积极的心理,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实施多年产生了诸多的经验,但目前的学习评价的主要指标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实施激励教育要求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闪光点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形成众多的条件和诸多的选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或者局限于分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1.利用言语进行激励 语言是实现激励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语文教学又和语言的表达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语言的价值与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而及时的鼓励。例如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教学时,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丧失阅读的信心和耐心,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告诉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学好阅读的。这样,在教师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的负面情绪就会逐渐被淡化,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加,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以及方法。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激励,教师还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语言表达要态度明确。不用浮夸的语言去赞美学生,避免使学生在这样的赞美下出现高度膨胀的现象,同时也不能正话反说,以免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其次,语言的鼓励还应当要具有指导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感受到关心和鼓舞的同时,得到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指导。最后,运用无声语言进行鼓励。语言除了有声语言之外,还有肢体语言一类的无声语言,像是微笑、拍肩膀、竖大拇指等,都是能够达到激励作用的良好方式,而有声语言激励与无声语言激励的合理结合,则可以使激励教学的价值成倍增加。 2.利用榜样进行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而榜样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影响,其具有春风化雨的力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法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为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在讲解《爬天都峰》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法进行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都爬过哪些山,并且在爬山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有的学生说:“我和父母一起去过阿尔山森林生态旅游区,我见过阿尔山,但没有爬过。”有的学生說:“我爬过大黑山,其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南,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中东部,有大小山头近百座。我只爬了一半就没力气了。”有的学生说:“我爬上过大青山。在中途我休息过很多次,也有很多次想要放弃,不过我都坚持下来了。”教师可以让登上过山顶的学生具体讲解一下自己的攀登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登山的艰辛,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对登上过山顶的学生进行表扬。本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去爬天都峰,在路上偶遇了一位老爷爷,在相互鼓励中三个人都爬上了天都峰。本篇文章中,作者和老爷爷互为彼此的榜样,进而二人都登上了峰顶,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3.利用游戏活动进行激励。 小学生们天性爱玩闹,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游戏活动式的激励教育,让他们的玩闹心转变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释放他们的个性。例如教师们可以举办一些带有学习性质的语文游戏活动,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演讲比赛,在进行演讲比赛之前教师们应当将演讲的主题与教材的内容相互的结合。让学生们在进行演讲准备的过程中去主动的了解语文教材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们利用游戏活动激励学生们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要充分掌握游戏的时间和游戏的内容,不能让游戏教育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体教育方式,这是不利于学生们语文成绩的提高的。 4.利用评价方式进行激励 小学生们是一群渴望认同的群体,他们希望年长者对于他们的肯定。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是需要对小学生们进行肯定的,这样才能让他们拥有学习的信心。在具体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建立一套契合班级学生们情况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包括些学生们课堂学习、家庭作业的完成度和考试等等。这个评价体系以积分累计为基础,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分数的累计,表现好的加分,表现差的不加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出现扣分的情况,以免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打击。教师们可以进行分阶段的分数总结,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激励方式会让学生们不断的表现自己,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成绩。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让学生领略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且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柳珮.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33). [2]程友兰,杜家众.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8(01). [3]王规荣.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7(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