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能力
范文

    韦星波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提高;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11-0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改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就中学数学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培养创新精神,诱发创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精神和动机都属于非智力范畴,能力属于智力因素,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可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一定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动机为前提,在数学课堂中,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1.讲述求知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忱。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讲解:《周髀算经》中记载,公元六、七世纪时荣方和陈子两人的对话,当时人们就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一种特殊重要的关系,直角边中较短的边叫勾,较长的边叫股,斜边叫弦,并且有西周商高的勾3、股4、弦5的说法。人们还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勾是6,股是8,弦一定是10;勾是5,股是12,弦一定是13……于是有勾2+股2=弦2,那么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世界上许多数学家先后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这个结论,我国把它称为勾股定理,欧洲人把它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但比商高就晚多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一些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扬民主,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思考、敢创新的精神。

    对教师来说,教材上的内容已不是新的东西,而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内容,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发现新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创新,教师一定要保护和鼓励这种创新精神。

    3.培养良好的心理,克服创新思维中的一些心理障碍。

    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不要一棍子打死,可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一定要让他们树立“我能行,我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信念,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简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二、把握创新思维特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求异的实质在于创新。创新思维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挖掘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与本质间的不一致性。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其特点是积极性、求异性、发散性、独特性。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丰富的创造想象,敏锐的直觉思维、灵活的发散思维等。一个人创造性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创新思维又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大类型。求同思维有利于掌握知识和规律,是求异思维的基础,是发展求异思维的前提,而求异思维则有利于提出多种设想,富有创造性,靠求同思维加以科学验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开放性试题不仅是新颖的试题,更是一种培养发散性思维,鼓励创新的良好思维训练方法的试题,还是激发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信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素质保证。

    三、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創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解题方法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采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议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贾丽梅.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侯清梅.小议在数学教学中对差生的转化[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