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辅导员工作室建立的探索与实践
范文

    张丹

    【摘要】辅导员工作室创新了思政工作的模式和形式,是高校辅导员应对新形式、新对象、新要求,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实现从管理服务到立德树人的角色升华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了辅导员职业认同和科研创新,推动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体现了新时期下立德树人工作的开拓与落实。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室 建立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34-0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开始涉及学生成长的各方各面,如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习能力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逐步发展为集教育、管理、服务和研究于一体的复杂劳动。只有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一、辅导员工作室的功能

    1.创新学生工作新思路

    一方面,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围绕某一主题,从以往的“万金油”身份中抽离一部分精力,在进行学生需求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辅导,从大量开展活动变为针对特色活动专门研究,大大提升了服务学生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工作室成员在实践工作之外,注重问题挖掘和课题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互相作用,形成科学的工作方式和良性循环,能切实解决学生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2.助推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辅导员工作室是一个工作平台,也是一个能力提升平台,它要求每个成员具备某一领域的特长或兴趣并将其充分展示。辅导员工作室建立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确认和专业方向选择的过程,在工作室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工作流程中,通过对专业领域的不断强化,不断开阔辅导员的工作视野,识别个人优势,实现个人长远发展的目标。

    3.创建品牌项目,体现工作效果

    工作室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特长形成了一个具有创造性而又志同道合的团队,团队成员间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进步,在工作中集中力量抓关键环节,专业不断深化,形成学生工作新品牌。

    二、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现状

    1.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总体发展不平衡

    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较大,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很早就启动了以项目化为核心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每年进行资金投入,并定期考核,形成了较好的建设机制。但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2.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弱

    辅导员缺乏对工作规律的总结,对工作认识不深刻,导致创新不足;由于职业定位不明晰,也缺乏创新的动力。此外,辅导员更习惯以纯粹的事务性工作为纽带进行交流与合作,沟通交流少,不能碰撞出工作创新的“火花”,没有形成基于共同愿景、共同发展方向的团队,更没有整合资源为个人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

    三、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的思考

    1.明确发展目标

    辅导员工作室有着明确的目标、可行的制度、独特的文化,这些在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时都要明确,尤其是注重对辅导员团队文化的培育。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围绕不同的工作主题,如大学生党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能力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新媒体建设等开展专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通过这种“工作—研究—工作”的模式,使辅导员逐步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辅导员工作室要充分挖掘各位辅导员的成长潜质,打造优秀群体,以课题、项目研究为支撑,深入钻研辅导员工作的某一专题,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加以实践、推广。辅导员工作室要优化活动载体,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读书会、工作坊等形式努力使每位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成为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最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指导。

    2.培育创新精神,增强辅导员工作室活动载体和内容创新效果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要坚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投入。一是辅導员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墨守成规地遵循老办法、老经验去解决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和教育问题,要不断更新理念,适应时代思想变化的脚步,尤其是紧跟党的新思想,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根据学生新的思想变化,及时准确地根据实际需求去帮助学生,管理学生。二是工作室开展工作时要有敢于使用、善于使用和乐于使用新媒体的意识和能力,工作室建设的关键在于吸引学生,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和开展活动,新媒体是学生经常活跃的阵地,那么辅导员工作室就要在新媒体运用上舍得投入,才能收获成果。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要有团队意识才能实现活动载体和内容的创新。一是工作室的建设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单靠一两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建设任务的,只有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发挥团队智慧,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与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开展专项调研,探索和使用新的工作载体、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二是合理设计和开展新的活动,通过开展学术研究,注重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积极研讨,提升合作调研意识,不断提升教育能力,增强教育反馈效果,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载体和内容的创新。

    3.制定标准化的准入机制,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的运行和发展

    严格把关辅导员工作室的申报工作,开展多样化的辅导员工作室活动。学校辅导员工作室的申报采取学术团队推荐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形式。各学术团队组织本团队辅导员积极申报,工作室依托辅导员学术团队开展工作。申报人须明确本工作室所属类型,在大类下根据工作室优势确定具体的主题,每人只能申报或参与一个工作室。学校规定申报人连续从事一线专职辅导员工作3年以上,工作期间考核均合格,其中至少1次考核优秀。成员要求在辅导员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大类分为: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辅导、素质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根据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成员的不同特点,发挥优势,通过理论研究、实证调研、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服务。

    四、结语

    辅导员工作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搭建了合作交流和学习研究的平台,促进了辅导员之间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在辅导员工作室中,每一位团队成员不仅得到了更多学习、培训、科研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分享协作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中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陈秀兰,洪汉英,王鑫.专家型高校辅导员培养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标准研究:以上海高校洪汉英工作室建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5-6.

    [2]张锐,谷忠新.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