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范文

    杨进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61-02

    教材简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儿歌,全文共4个自然段。讲述了小公鸡跟小鸭子一起玩 ,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下河后差点被淹死,幸亏小鸭子救了它。儿歌运用对话的形式展开讲述,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儿歌语言简单凝练,通俗易懂,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故事引入

    1.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2.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有关这两个小动物的一个故事。课件播放《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3.小朋友们,刚才大家听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首儿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使孩子们的学习轻松愉快,因此我设计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猜谜语和听故事。我发现孩子们对猜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讲故事来诱导,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儿歌,认读生字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听了这个故事,都很喜欢这个故事。那么,想不想听老师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听呢?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一边听一边给这首儿歌标上自然段。

    2.老师读完后,请小朋友用手势告诉老师,你标了几个自然段?小伙伴互相检查有没有标对,如果有标错的,请小伙伴帮忙教他改过来。

    3.小朋友们,喜欢这首儿歌吗?那就同桌一起读读儿歌吧,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

    4.大家在读儿歌的时候,是不是发现儿歌中有许多以前没见过的生字宝宝?那我们就小组一起把儿歌中没见过的那些生字宝宝圈出来,借助拼音帽子或者是请教小组长来认识它们。

    5.小朋友们,看看黑板上的这些生字宝宝是不是你们在儿歌中圈出的那些,我们一起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师带读;

    (2)指名读;

    (3)小老师带读;

    (4)推火车读;

    (5)男女生赛读;

    (6)去掉拼音帽子认读;

    (7)师生一起给生字宝宝口头组词;

    (8)认识新偏旁提土旁。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用大量的时间在识字上,运用多种方式来认读儿歌中的生字。首先是在儿歌中认读,然后把生字宝宝找出来单独认读,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三、游戏巩固,句中识字

    1.摘苹果游戏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了,果园里的叔叔阿姨很忙,没时间摘,他们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忙摘一下,小朋友们愿意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摘吧!

    (2)摘蘋果的要求:你摘到苹果后,大声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大家说你读对了,你就大声教伙伴们读两遍,红苹果就属于你的了。

    2.我会读句子

    (1)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2)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3)播放儿歌,要求认真听儿歌中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摘苹果的游戏中来巩固生字的认读,设计游戏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文识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把识字寓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不要脱离了课文孤立进行。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1.回顾这节课学过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收获真不少,下次课,我们又来继续学习儿歌。

    设计意图:课堂回顾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以起到巩固课堂的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