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
范文

    王加龙 朱训玲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数据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大数据时代更要有效的面对来自网络的威胁,应当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对具体安全问题的研究,保证数据信息网络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 数据信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84-02

    网络攻击是大数据时代的常见现象,为了保证网络中计算机的安全可靠,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高质量的传递使用,需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性,应当根据实现情况,建立完善的防护体系,提高安全防护的功能,从而更好的为计算机使用者服务,满足用户的计算机使用需求。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问题

    1.网络系统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漏洞,这些漏洞是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任何操作系统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系统安全性问题。当前无论是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还是因网络数据传递而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网络安全漏洞,致使计算机在网络系中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性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但是计算机在网络数据交换的环境下造成的危害较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窃取用户信息,这使得网络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2.信息内容安全隐患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网络空间内实时接收着大量的数据,数据内容日渐丰富,数据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数据安全性降低,数据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着潜在安全风险,数据信息的泄漏与被篡改的可能增加,因为非法窃取数据的问题还可能导致数据被破坏,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数据问题使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从而数据信息的可用性降低,数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与数据信息有关的区块被侵蚀,从而影响整个数据体系的安全。

    3.人为操作不安全

    当前还存在着人为操作的安全隐患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计算机网络安全更面临着复杂的操作方式。由于计算机操作用户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少用户往往缺乏对计算机安全使用的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不善于使用科学的计算机管理方法,这导致计算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错误应用方式,因此给计算机系统留下了安全漏洞。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数据泄漏、密码丢失、数据毁坏等严重问题时有发生。不正当的操作往往造成数据信息的冗余,而且给不法分子侵入计算机系统留下可乘之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安全,导致计算机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受到影响,计算机数据信息因此经常性的受到截取。操作不当给计算机数据信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了计算机数据信息使用的有效性。

    4.网络攻击的问题

    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当前侵害计算机的常见现象,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攻击常常有隐蔽性,而且网络攻击造成的毁坏较大。因网络攻击使得网络中的数据信息的价值含量有所降低,数据信息常常被黑客侵害,数据信息面临着各种危机,而且面临着网络感染造成的连带安全问题。由于网络攻击造成的病毒蔓延,不仅导致计算机程序会受到破坏,而且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盗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计算机瘫痪。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特点

    1.分析用户行为

    提高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性,应当提升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针对性,注重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网络运用需要,科学的进行网络用户的安全评估,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首先,需要对用户的使用日志进行分析,了解用户访问的个体差异,根据用户的访问特征对比找出异常用户。其次,建立网络用户特点库,在分析网络用户特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找出假冒合法用户,有效的减少对系统的破坏问题,利用相应的科技,更好的实现用户管理,全面提高用户安全管理质量。

    2.监控网络流量

    流量是网络运行情况的重要数据指标,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全面监控,可以在点对点的网络通信中实现不同计算机间资源监控,从而有效的避免网络管理瓶颈。当前来自网络对计算机的攻击主要以分布式攻击的方式出现,它主要采用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攻南,攻击时主要使用被合法控制的主机对被攻击服务器发出请求,从而分布式攻击会导致流量的异常。实现对流量的监控,可以有效的找出计算机存在的异常现象,从而实现全面控制的目标,达到自动启动预防与管理控制程序的目标。

    三、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1.提高网络安全感知能力

    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有效的防止计算机在大数据时代遭受来自网络的攻击,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意识,具体可以通过脆弱性感知、资产管理、异常行为感知与安全事件的意识与分析判断入手,着力在系统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分析。首先,在系统感知的过程中能自动收集与承揽网络漏洞与硬件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对异常行为进行及时的判断分析,从而找出未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其次,网络安全感知来源于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准确的处理,依靠相关的设备日志与有关各种数据的监控,从而实现对网络用户流量与用户行为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区分正常用户与攻击访问行为。实现有效的安全感知,这对于加大网络安全的控制能力,实现对病毒、漏洞、黑客行为的识别有重要大意义,是提高预判性的基础。

    2.提高大数据的安全融合性

    提高大数据的安全融合性可以更好的保证处于网络中计算机的安全运行。只有实现安全与日常管理的有效融合,才能提高安全业务的质量,才能更好的运行安全管理技术。当前只使用一种安全防范技术的网络安全管理方式难以保证计算机的安全,需要从网络发展的情况出发,使用多种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例如,应当结合防火墙、病毒防护、用户访问控制、系列漏洞修复等方式,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需要在网络防护中使用各种安全技术,注重对入侵的软件进行特别的分析,从而提高整個网络安全性。在终端进行数据保护时还要实现安全与虚拟介质的融合,实现对应用、用户、内容等的全面监控。在提高业务处理系统性的基础上,实现对有关流程与技术的全面整合。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网络中的计算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只有形成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不断更新硬件与软件的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建立过程性的防控体系,明确防控工作的重点,才能提高安全防范的有效性,解决来自网络攻击的问题,达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光,李非非,杨洋.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70+93.

    [2]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5.

    [3]梁树杰.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5(3):40-41+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