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模仿筷子的使用到学生的习作学习 |
范文 | 李绍金 【摘要】“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里的“抄”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的模仿。“会抄不会抄”当然是说的对方法与技巧模仿。学生的习作学习与学习筷子的使用道理是一样的,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以现成的文学作品作为模仿对象,通过模仿学会观察,找到表现的内容,逐步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通过模仿学会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和技巧;通过模仿习得文章的构建,在模仿,实践,实践,模仿中尝试创新,最终学会习作。会用筷子解决吃饭的需要,成为生存能力的一部分。本文就学习使用筷子中的模仿与习作教学中的模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模仿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96-02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学习使用筷子的情形:我有模有样地跟着家长学习握筷,动指,夹菜。那一招一式都是大人们的翻版,但我确实将桌上的菜夹了起来。以后的日子,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加,我不但学会了右手夹菜,甚至会使用左手握筷子夹起我想夹的一切东西。我用筷子的动作与大人们相似,但又绝对是只属于我个人的专利。其实,人的社会角色和行为的学习是模仿而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模仿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低幼年龄段的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更是离不开模仿。学生的习作学习也是一样,也应该从模仿开始。 一、以“诵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 人总会对美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模仿。小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系统地接受书面语言的熏陶,他们总是把有韵律的,短小的文章较先学会。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都能把整本的课文完全背诵,甚至学着课文的句子说话。除去一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的客观因素,个人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语言的模仿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就像我们在看见成年人熟练地使用筷子的刹那,认为自己也需要,便激发了学习模仿的欲望一样。这个时期的学生语言发展非常迅速,在反复的诵读和实践中更容易形成这些能力。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秋天的雨》、《盘古开天地》、《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除了解决要求认识的生字,剩下的时间就全部用来引导学生读课文。从熟读到背诵再到朗诵,从课堂上到课外,都值得花时间去玩味本课的“读”。正如那教纪昌学射的飞卫,得在“射”之前花时间练眼力,你得在孩子想学使用筷子之前吊足胃口,让他们觉得这有用。只有读才能感受语言的美,只有读才能读出语言的意境,才能激发学生模仿书面语言的兴趣。 二、通过“复制”实现对课文的模仿 在“读”上舍得花功夫,等于打好的语言表达的“童子功”。“复制”语言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我在和学生们反复玩味诵读《秋天的雨》时,有学生说仿佛看到了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画面,有的说“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的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句话好美,有的干脆说“我也能照这个样子说一说春天的雨”。我顺势让学生们尝试说一说“春天的雨”,学生们自然如我学习使用筷子那样,一招一式都与课文内容相同,只把时间换了,颜色换了。活脱脱就是《秋天的雨》的克隆。可他确实是“春天的雨”。我为所有的学生点了赞,让学生们尝够了甜头。要是当初我在学习使用筷子的时候不允许我和大人们一样,估计我今天吃饭非得用手抓才能完成。运用“读”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复制,这种复制可以是课文中一个句子的照搬,也可以是片段的克隆。或是一个修辞,或是几个词语,或是开头,结尾。但是都值得你去肯定。 三、通过“体验”丰富模仿的内容 仅仅是一次或几次的复制,不足以让模仿形成能力。我之所以把筷子用得得心用手,得益于我每天的使用。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我把它归之为“习作体验”。这种“体验”不只是量的积累,还需要面的拓宽。我的班级每周有两次的片段练笔(单元习作除外)。但是朗读课文和从名家名作里选出的片段却是每天都在坚持。比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复制《秋天的雨》时,我还会与他们朗读朱自清的《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琼瑶的《窗外》的片段还有曹文轩《草房子》的写景片段。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我会同时学习《小马过河》。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总会整合《珍珠泉》。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自觉模仿。我没有时间给学生讲这些选段的美,只是让他们在熟读成诵之后学着模仿。我的时间都花在精心准备“体验”上。我每个星期利用两个辅导课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模仿语言,试着练笔。这两节课,一节课用于模仿,一节课用于相互的修改和分享。在模仿课上,我会根据模仿的需要准备相关的活动或者亲自上台给学生表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模仿的对象,观察的点,可以反复巩固他们才学到的方法。我在教學完四年级课文《全神贯注》和《鱼游到了纸上》两篇课文之后,为了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的部分进行模仿,亲自表演了两次,让学生以此为内容完成模仿。下面是学生的两篇练笔。 挠痒痒 四年级一班 张盛强 他是怎么了?只见他把左手从上面往背上抓,右手从下面绕到背上去挠,好像背上痒了;他越挠越带劲儿,可是又抓不到背上痒的地方,只能干着急,好像已经受不了了,他脸上的皱纹多了起来,还皱起眉头,大概还没挠到痒的地方吧! 不一会,他表情越发难看,张着嘴,露出了牙,好像在无声的呼喊。他低下头,看见了一根木棍,便猛地伸手抓住,拿起来就往背上擦,可还是毫无作用。这是他发出“哦——”的声音,好像在诉说着那让他无计可施的痒。他的痒痒病又“进化”了,棍子也败下阵来,他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可还是没有办法,也像一只袋鼠,跳来跳去的。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他好像越来越痒了,眉头皱得更深了,让我都有点儿同情他了。只见他上窜下跳,拿着棍子往背上插,而手也不听使唤,从下面向上挠来挠去。看着他五官都错了位,我也有点替他着急,要是换成是我,我也会像这样东奔西跑,而且也会痒的受不了。 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墙角有棱,便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真像一只离弦的箭,他把被背在棱上,往上蹭了又往下蹭,往左擦了又往右擦。他脸上的皱纹消失了,好像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最终他长吁了一口气,不痒啦。 我看着他那样滑稽的挠痒痒,我的背上好像也痒了起来…… 掉进手机里的人 四年级一班 邹欣羽 迎面走来一个人。 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扫飞快地摆动着。他耳朵里塞了一治洁白的耳机。嘴里还哼着歌。走路一蹦一跳的。还挺有节奏的呢!突然,他停了下来。快速地抡起摆动的手,如闪电般快。他伸出一只手指,快速地戳着手机屏幕,如雨点,如鸡啄米……可能有人发信息给他,他在回复呢。 他睁大眼睛盯着手机。眼睛都不眨一下。似乎这还不够,他把手机贴在脸上,鼻梁都快碰到手机上了,好像恨不得钻进手机里才舒服。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发现一处的风景很好,于是拿出一个自拍杆,将手机放在上面,靠着亭子,做了一个抱手的动作。嘴巴向上扬,眼睛向上瞪,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真是神气十足!刚照完风景,他又蹲了下来,他这是要干嘛?只见他先摆了一个茄子的动作,嘴角还溢出了快活的笑。接着他又拱起屁股,把自拍杆放在右下侧,这似乎是在刻意把屁股显示出来。嗯,拍好了。再拍一张吧!于是,他摆出一个妩媚的动作,屁股翘得多高,还摆出了一个兰花指,眼睛半睁半壁,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发现一个明星的塑像。赶紧跑到明星的塑像前,左拍拍,右拍拍,摆了一个又一个动作。不一会儿,他发现照片已经很多了,便不再照了。只见它优雅地抬起一只手,轻轻放在手机上,在手机上滑动了几下。便露出了得意地笑容,嘴角往一边扬,估计他已经把照片发在朋友圈里了。 只见他眉毛一扬,乐呵呵地走了。 从学生的两篇模仿练笔不难看出两篇课文内容的痕迹,特别是《全神贯注》对罗丹神态的描写和《鱼游到了纸上》对聋哑青年画金鱼时的动作描写,方法如出一辙。但这两篇练笔又跳出了课文的束缚,内容更有生活的气息。除了我的表演技巧,我更赞叹学生的观察与模仿竟然如此细腻。 四、通过“评价”激发模仿的坚持 “真正的快乐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全力以赴达成目标后的满足感。”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一句台词。揭示出真正的快乐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在学生的模仿习作过程中充满了辛苦,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对学生的模仿评价就是电影里那个让人泪奔的父亲辛格,充满了厚重,会激发学生创造出一个个的奇迹。 我在模仿习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模仿的时候,我主要注重口头的模仿,三年级上期开始练笔。模仿过程没有字数的要求,拓展内容不要求背诵,但对课文的精彩片段要求背诵。 “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会抄”。这句话是我的小学老师送给我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这里的“抄”就是指在写作过程中的模仿。“会抄不会抄”当然是说的对方法与技巧模仿。学生的习作学习与学习筷子的使用道理是一样的,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以现成的文学作品作为模仿对象,通过模仿学会观察,找到表现的内容,逐步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通过模仿学会最基本的表达方法和技巧;通过模仿习得文章的构建,在模仿,实践,实践,模仿中尝试创新,最终学会习作。 学习使用筷子,可以勘称中国教育的伟大成就。没有过多的限制,有的只是模仿,实践,鼓励。会用筷子解决我吃饭的需要,成为我生存能力的一部分。或许,我们的习作教学也能在其中得到一些启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