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机器人活动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拓展课程资源的研究 |
范文 | 肖春琳 【摘要】本文从当前如火如荼的机器人活动的视角,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整合和开发了初中物理课程与机器人活动中有关拓展课程资源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开展机器人活动,让初中物理回归生活常识的实验中”的教学模式,以论证初中机器人活动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机融合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新提升。 【关键词】机器人活动 ?物理课程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73-01 前言 在国家推动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教育[1]背景下,机器人活动和物理学科的有效结合可作为物理拓展资源,现有很多学者老师在这方面做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仍然具有几个不足。第一,没有具体的机器人活动给学生进行参与,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第二,没有对初中物理课堂涉及到的机器人活动的课程进行归类研究;第三,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以涉及到的机器人做教学性实验项目没有具体开发出来;第四,在初中物理课程可以整合的机器人资源没有系统的微课[2]和优课来支撑。 1.拓展课程的开展 本文所论的机器人活动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拓展课程资源研究,主张学生周期性地参与机器人活动、物理教师也参与该活动并且对课程进行归类研究、教师主动开发教学性实验项目推广到学生群体、利用互联网做微课以供学生温故知新,具体开展方式如下: (1)指导学生制订机器人活动计划 机器人活动是学生增加逻辑思维、常规推理的重要途径,而初中生在校时间少、学习节奏快,难以系统地进行机器人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每学期的机器人活动定好计划,将机器人活动安排到每一个月、每一周,循序渐进,并且以此促进常规机器人活动的正常和有效开展。 (2)给予机器人活动的技巧辅导 在学生开展机器人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活动内容的辅导,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运用物理原理进行机器人模型的设计与搭建、利用物理数学原理作为思想引导进行程序的开发,在实践中把物理知识落到实处。 (3)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在开展机器人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载体与形式,让学生将活动成果展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视频资源等让学生参考借鉴别人的优秀作品,独立思考合作探讨从而提出自我的新想法、新方法。另一方面,增加常规的教学校本资源,可以制作一些与初中物理教学相关的微课和优课,其中有涉及到机器人方面知识的,也有其他初中物理知识方面的,对平时教学是一个提高和补充。特别是对于个别物理教学实验可以使用机器人来补充和提升实验效果和物理教学成效。 2.拓展课程的细化归纳 本文将机器人活动与物理课程学习形成一体化的训练过程:机器人活动内容布置——机器人搭建——活动内容拓展——物理课程取材——机器人活动实现物理课程实验——机器人活动验证——物理课程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课程包含声、光、热、力、电五大板块内容。为挖掘课程里的涉及到机器人概念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横沥中学以教育局和市科协开展的机器人活动类型为主,主要选择机器人灭火(声、光、热、电)、创意闯关竞赛(声、光、力、电)、超级轨迹赛(光、电)、“资源再生”競赛(光、热、力、电)、智能垃圾分类收集机器人(声、光、力、电)、智能创客机器人(声、光、热、力、电)进行开展活动。通过机器人活动进行外延,借助教育局和科协举办的机器人各种比赛进行实践和改良,再反过来辅助物理的课堂教学,形成初中物理课程闭环式教学。 3.拓展课程的效果 激发物理兴趣,转变物理习题解题方式,有助于提升物理的科学素养。两年来随着机器人活动与物理课程的有机融合,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有了较大改变,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培养也起到了催化作用。各项考察测试当中学生对物理相关的题型理解的能力均有逐步提升。通过调查对比学生解题的时间,解题的质量与对题型的内容的掌握都要比课题研究开展之初有明显进步;学习成绩也比开展活动前有明显的进步,机器人活动前后初中物理课程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结语 本文探讨了“开展机器人活动,让初中物理回归生活常识的实验中”的教学模式,以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系统的拓展研究。通过机器人活动进行外延,通过教育局和科协举办的机器人各种比赛进行实践和改良,再反过来辅助物理的课堂教学,形成初中物理课程闭环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盛.青少年智能机器人课程目标设计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09):3-5. [2]范宏荣.微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9(05):121-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