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3.0T MRI技术在肝癌介入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
范文 | 黄渊博 【关键词】3.0T MRI技术;肝癌介入;疗效;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有大约75万人被确诊为肝癌。目前临床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有研究表示DSA检查常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疗效的评估,但其诊断符合率较低,导致对临床疗效评估不理想[1]。为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采取不同方式复查,旨在为临床利用更佳的检查方式对肝癌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更准确的评估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复查时的不同检查方式进行分组。本研究均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9.36±5.87)岁;其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21例;病灶数共72个,平均(3.21±0.78)cm。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2]。 (2)治疗前肝内病灶数<5。 (3)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 (1)巨块型及弥漫性肝癌。 (2)检查使用药物过敏者。 (3)临床资料完整者。 1.2 方法 医疗器械选择:GE 3.0T超导MR扫描仪,仪器操作及检查方法根据研[3]究中的描述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复查,均行3.0T?MRI,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随访,统计记录病灶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異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2结果 2.1 本次研究MRI平扫原发病灶共有72个,T1wI呈低信号37个,等信号13个,高信号12个;T1wI呈均匀高信号25个,不均匀高信号38个,等或低信号9个。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72个原发病灶中,肿瘤坏死37个,各期均无明显强化。38个病灶为肿瘤残存或复发(15个新发病灶),动脉期呈不均匀性强化18个,边缘强化7个,明显均匀性强化8个。所有的残癌或复发及新发病灶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均为速升速降型。19个病灶于动脉期出现强化,主要呈相对低信号的特点。9个病灶出现一过性强化,表现为呈叶型多段分布、扇形分布、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分布。 2.2MRI动态增强扫描漏诊3个病灶,其中1个T1wI平扫局部出现高信号灶,影响强化的判断,统计发现两个病灶较小,直径约为0.5cm,3期均未见明显强化。此外统计结果显示有1个病灶过度诊断,经3.0 T MRI诊断为肿瘤残存或复发,3个月后MRI复查发现病灶大小无变化,诊断符合率为94.44%(68/72)。3 讨论 评价肝癌介入术的主要方法为影像学、随访等,依靠影像学以及随访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对准确指导患者下一步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采取的MRI诊断相较于CT具有更强的组织分辨力,并且信号强度较为稳定,不易受碘油负面影响,结合多个序列扫描信息可更加准确与置管的判断肿瘤颞部病灶信息,准确得到病灶坏死以及出血等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 T MRI诊断与临床化验、随访的综合信息判断数据较为接近,并无统计学差异,这是因为3.0 T MRI诊断可通过自身无创优势连续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治疗后病灶的变化信息,虽然常规MRI平扫诊断对于病灶包膜的浸润及炎性反应,但是在动态增强MRI扫描下可有效获取肿瘤是否存活的依据,本次研究诊断信息提示部分病灶T1wI平扫会显示病灶为高信号,影响临床判断,此外还有两例病灶直径过低,同样会导致漏诊,但总体评估治疗作用的效能较佳,此外临床研究表明DSA会在肝功脉供血减少的负面影响下难以有效判断病灶,但是经过T1wI平扫等检查后可发现肝外侧支供血存在,进而为下一步栓塞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综上所述,3.0T MRI检查可有效评估肝癌介入术的治疗效果,为下一步栓塞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参考文献】 [1]任莉莉,方婷婷.CT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J].农垦医学,2019,41(1):34-36. [2]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8(3):135. [3]张少平.MRI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疗效评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7(5):397-4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