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家校合力,让“熊”孩子不再熊
范文

    吴雪琴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熊”,这一年我就见证了一个熊孩子的成长过程,由此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大家一些分享一下。

    【关键词】家校合力? 熊孩子? 措施? 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176-02

    豪豪,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是高学历高收入者,父亲是某软件公司高管,母亲是医院工作人员。这样的高知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吧,可是,这个孩子偏偏就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周末,我家访了这个孩子。走进家门,我发现这个家干净整洁,父母很有书卷气,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并且家里书籍很多,这不像是一个有问题的家庭。通过家访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也有了一些判断:

    第一,因为工作繁忙,三年级以前孩子的吃喝拉撒都由孩子的奶奶和外婆管理,父母虽然每天回家,但因为经常加班几乎没时间陪孩子。后来孩子也和我说过,他的父母几乎不陪自己在散步玩耍,即使在小区散步也没有过。因此孩子有点独来独往,不太会与别人相处。

    第二,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方式认同度不够,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爱表达,是老师没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压抑了孩子。所以,后来当孩子父亲工作有了起色,不太忙了,就坚持每天晚上自己给孩子辅导奥数。因此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很不错,这也让孩子開始对数学老师不尊敬了,进而不尊重所有老师。

    第三,家长认为孩子的变化与班上的一些调皮孩子有很大关系,认为是别的孩子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家长曾经明确告诉孩子不要和某某孩子玩,说其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这无形中让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任何事情都可以推到别人身上。

    第四,家庭氛围很民主,任何事情都可以协商解决,大到家庭经济状况,小到孩子的错误,都可以拿到桌面上讨论。只要孩子说得有理,都可以被理解。殊不知,每个人说话都会朝自己有利的方面说,况且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本身就有限,仅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极有可能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观念。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发现这是一个比较自负,认为自己很懂教育的家长,前五年,家长从没主动和老师联系过,即使老师因为孩子的问题和他联系了,也只是简短的“嗯,知道了”回应,并且事后绝不和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及处理情况。

    家访后,我结合班级管理目标再次和家长沟通达成共识,采取措施,促进孩子正常有序成长:

    1.制定措施,增强融入感

    每月争先:针对孩子不愿为他人服务,情感淡薄、自制力差等问题,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月一突破的方案。9月,我们约定主动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比如每天为班级抬饭,每周做一次值日,做语文小组长,每天协助老师检查家庭作业……争做班级服务小明星;10月,我们约定争创学习习惯进步之星;11月,争做文明礼貌锦小之星;12月努力争创阅读之星;2019年1月争做学期锦小之星。每月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让他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为了帮助孩子完成每月目标,我和孩子制定了几个每天需要完成的日常工作:设立优点银行,每天往优点银行存至少一个优点,经办人就是班主任和全班同学;每天完成操行评分:文明礼貌、体育锻炼、作业完成、课堂纪律等方面,每个方面自己找一个标兵,向他们看齐,并且由他们做自己的见证人,通过打星的方式检查落实情况。

    2.三方会诊,纠正偏颇

    对于这个孩子,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在管理,而是相关部门都投入到了其中。家访后,我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向德育处做了汇报,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德育处老师跟班观察一周后,认为这个孩子确实问题较大。因此协同心理咨询室、教导处三方会诊,及时拿出诊治方案,制定出帮助孩子的序列措施,逐步推行。首先就是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对这个孩子进行心理测试,找准孩子的症结,做好心理辅导。其次班主任关注孩子的日常,教导处、德育处从更高级的层面落实对孩子的跟踪帮扶。

    3.每月家长到校陪读一天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集体生活很不了解,对孩子在集体中发生的问题重视不够,对孩子的话无原则的信任,因此老是认为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反而质疑同学,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被某些调皮孩子影响了,甚至怀疑老师针对自己的孩子。所以,第一次家访后,就和家长达成一致,孩子的父亲每月抽一天时间到校陪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我也会就这一月学校、老师所做的工作以及孩子的进步和还未整改的方面和家长沟通,家长也会向我们反馈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这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误会减少了,彼此的信任增强了,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效了。

    一年的时间似乎很长可着实又很短,这个班的孩子眼看着就要毕业了,曾经让我头疼的豪豪也即将离开,目前他已被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实验学校录取。我们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做着摆渡人,把孩子们的心灵、行为引向更纯净更优雅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潘芳.家校配合,共育良才——浅谈家校合力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70.

    [2]原淑兰.家校共育“好家风”校本实践活动[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