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
范文 李小芳
【摘 要】本文阐述了绿色交通运输的内涵,分析了交通运输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了实践绿色运输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绿色发展 交通运输 影响 措施
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等三项发展,充分体现出我国政府实现绿色发展的强烈意愿。倡导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因其对资源、环境的重要影响,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着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交通方向迈进。
1 交通运输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1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年来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大发展。从2006—2010年我国年货运总量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量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货物运输量以平均约1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
1.2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
随着我国运输规模的扩大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行业领域。从1990年,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能源消耗总量以及占全社会能源总消耗量的比重呈递增趋势;石油消费逐年上升;自2000年以后,石油消费占全国消费总量的比重稳定在7.7%左右,在当今石油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从汽车交通来看,其能量利用效率并不高。汽车交通运输过程中汽油的总能量利用效率仅为0.3%—0.5%。
1.3交通运输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交通能大量消耗液体燃料。每燃烧1升汽油,要释放出2.2kg CO2,交通运输业成为产生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汽车尾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主要还有被列为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破坏生态系统的氢氧化物等,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并影响人的生存空间。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客货运输站场、港航码头、机场以及相应的运输服务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占用土地。而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方面人地矛盾尖锐,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的7%,人均耕地少。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所有这些,都凸显出交通运输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性、紧迫性。
2 绿色交通运输的提出
发展绿色交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交通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从人的需求出发构建交通运输体系,并能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2.1 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关注人的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建立高效舒适、环境友好、以人为本的交通模式。
2.2 协调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对交通质量的要求相一致。为此,要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不同交通方式、交通网络与枢纽、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建设与使用的高度协调和整合。
2.3 服务性。提供畅通、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快速转换,实现人和物的高效移动。为此,要建立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
2.4 可持续性。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既保证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能够强有力地支撑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3 实践绿色交通运输的政策措施
3.1宏观层面
3.1.1 建立综合运输管理体制。该管理体制下,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和衔接配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以较少的资源占用和更高的整体效率,达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目的。
3.1.2 制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体系,交通运输规划环境保护标准、建设环境保护标准、运营环境保护标准、维护环境保护标准,来系统地控制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能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并且实施中不断根据情况调整标准,如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营运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1.3 大力发展绿色运输方式,倡导公共交通。相关数据表明,各种运输方式中,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铁路CO2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四分之一。从运输效率角度来看,海运和铁路运输最环保,公路运输次之,空运效率较低。因此,应加强水运(特别是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水运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碳排放少的比较优势。在城市交通中,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增加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利用,积极引导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
3.2中观层面
3.2.1 保证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促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将引发更频繁、更长距离的出行,导致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促进土地多功能用途的开发,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综合客运枢纽为导向,引导城镇和城市空间向公交走廊和枢纽地区集聚,形成紧凑布局,既减少城镇漫延发展,又便于人们乘用公交,减少小汽车依赖。同时还要倡导土地混合使用和功能配合,减少跨区出行,实现交通减量。
3.2.2 建立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一般来说,人们的交通出行时间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在交通工具内时间(在途时间)和等车换乘时间,其中等车换乘时间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建设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设施先进的、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提高交通效率、实现一体化交通的关键。
应明确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目标,全面推进不同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要想提高交通效率,还要考虑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共交通进行相应的整合。
3.2.3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开发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是运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建立高效、安全的新一代运输系统。其产生的最初原因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想要解决交通拥挤、交通事故、能源和环境问题。智能交通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智能交通系统要与我国实际紧密结合,其研究应用要分清层次,有所侧重;优先开发交通拥挤预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并实现保证公交优先的智能公交系统等方面。
3.3微观层面
3.3.1 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这也是实现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加速推进交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是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的根本措施。
3.3.2 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车辆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车用替代能源的应用,实现燃料低碳化。开发和引进碳含量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低碳合成燃料、氢气和电力,推广替代燃料车发展,大力发展混合动力车等车辆。制定交通税费优惠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车辆发展。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能耗降低35%,应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
3.3.3 强化行业节能减排培训,深入开展交通法规教育。人是交通行为的主体,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加大减排宣传与培训以及投入,开展经常性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培训教育、技术和经验交流工作,将节能减排知识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全行业的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监督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结合国家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公安部的五进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全社会的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的交通文明程度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解晓玲. 公路运输行业减碳路径分析[J]. 综合运输,2011(01).
[2]缪瑞. 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运输发展方向[J]. 资源与产业,2010(04).
[3]冯之浚等. 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 中国软科学[J]. 2009(12).
[4]陆化普.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对策建议[J],2009(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6:06